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看这就够了(建议收藏,有用)
感冒,何为感冒?感冒,现在我们多认为西医所称的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其实感冒是中医的称呼。它既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也包括流行性感冒。
感冒来源于宋代。最早是北宋时期,北宋时期官员有一个办公的地方,叫做馆阁,馆阁晚上会有值班的官员,官员如果值班了生病了,他就会在一个布上写上一个害肚子,就是生病了肚子疼,拉肚子了不能值班了,所以写请病假的本,就叫害肚历。到南宋的时候,因为当时的文人很容易做对子,他们觉得这些病是由于感染风寒引起的,所以他就把请假的本又叫做感风簿。我感了风寒以后冒出来了,冒的意思就是我压不住了,不得不请假了。到清朝的时候,更为流行,感冒成了官员们请假的最常用说辞。
感冒就这样来的。如今感冒成了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脏器功能并不完善,免疫功能低,抵抗力差,更是容易感冒。感冒虽然常见,但是若不能及时诊治,还能引发急性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甚至心肌炎等。真可谓,感冒虽然为小恙,也是百病之源。
西医认为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多为对症治疗。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就会加上抗生素。但是目前国家对抗生素管控很严格,就是因为既往太过滥用,造成了耐药性,也就是说过去针对这种细菌,这种抗生素很管用,现在因为过度用,效果不好,或者没用了。另外,还有不少患者服用这种药物后,出现腹痛、恶心等许多不良反应。也有不少治疗后遗存咳嗽、头痛等一些后遗症。
而中医对感冒的诊疗有几千年的历史。四诊合参,兼顾肺、胃、肝等各个脏器,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因人制宜,整体论治。若能辨证正确,2-3付药就能收到很好效果,而无其它不适。
中医的学习是一种继承创新的过程。没有继承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创新,很容易坐井观天,踏步不前。医圣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伤寒杂病论》。我们总结了数位当代儿科大家对感冒的辨治心得,以期对大家对感冒的中医治疗有进一步认识。
刘韵远教授认为:
1.感冒初起,病位在表,当驱邪解表
2.治不及时,容易由表及里,由寒化热
3.感冒三日不解而成温
4.小儿易寒易热,寒热之间不能截然分开,寒热并见者居多
5.用药不能或寒或热,而是寒热并用,只是有所侧重
6.治疗要因时制宜。春夏秋冬用药各异。
7.风寒偏重:发热无汗,打喷嚏、流清涕,畏寒怕冷,喜依偎母怀,睡时蜷卧,程鸡皮样皮肤。大龄儿童有头痛,咽喉疼痛症状。舌尖有红点散在,苔薄白,脉细数,指纹不现。
风热偏重:感冒后1-2日内郁化热,突然高热,汗出热不解,精神困倦,嗜睡,口渴或烦躁,面红目赤或咳喘痰鸣气促,或咽喉肿痛,乳娥化脓。舌质红,苔薄黄白,脉数。
8. 风寒偏重,以辛温发汗解表,佐以辛凉透热,常用自拟荆防汤加减:
荆芥10 防风6 紫苏梗6 白芷6 生姜3片
柴胡6 桔梗6 太子参15
9. 风热偏重,常用银翘散合桑菊饮: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桔梗、石膏、黄芩,若高热重者可将石膏、黄芩加量,咽喉疼痛用板蓝根、蝉蜕;咳重加前胡、白前。大便秘结,加熟大黄或玄参
王烈教授认为:1.小儿感冒病因为风和毒,此毒借风而存,依风而行,称风毒
2. 治病兼寒挟热形成或风寒挟毒或风热挟毒
3. 伤于寒:畏寒怕冷,鼻塞流涕,无汗苔白,脉浮紧;
伤于热:畏风怕热,鼻干或流浊涕,咽喉红肿疼痛,体温上升,汗出热不解,舌苔薄黄,脉浮数
4. 以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连翘等清热解毒之品为底
风寒则辅以麻黄、桂枝、紫苏、荆芥各6g,风热则辅以柴胡、薄荷、射干各6-10g,芦根30g
5. 板蓝根冲剂、桑菊感冒冲剂可选用
金绍文教授认为:1.有一分表证,就用一分表药
2. 治疗选用性味相近而作用不同药物配成药组
3. 风热感冒轻症:桑叶、薄荷、白蒺藜、牛蒡子
4. 桑叶轻宣上焦
5. 薄荷配蒺藜散风力强
6. 牛蒡子利咽宣肺
7. 风热重症,邪在气分,发热高,咽喉红赤:牛蒡子、薄荷、银花、连翘、栀子(宣中有清,清中有宣)
8. 高热苔黄,咽喉乳娥肿大,大便秘结,表里热重:薄荷、石膏配凉膈散
9. 一年四季,用药有所侧重
10. 夏季感受风邪阴暑:香薷、薄荷、藿香、佩兰,舌苔白为用药指征,配薄荷,以宣散
11. 风寒重,头痛鼻塞,发热不高,咳嗽,荆芥、防风、薄荷、白蒺藜,微辛微温,轻清宣散
12. 感冒挟滞挟痰挟惊
13. 挟滞可选焦三仙、大腹皮、枳壳、青陈皮、保和丸、莱菔子、槟榔等2-3味
14. 脾气郁结:长期腹满饱胀,不思饮食:越鞠丸
15. 咳嗽有痰,痰声漉漉,初起配合宣肃肺气,用浙贝、甘草、前胡、桔梗
16. 痰热:瓦楞子、海浮石、桑白皮
17. 风寒挟痰:半夏、陈皮、紫苏子
18. 感冒挟惊:哭闹不安:钩藤、珍珠母、石决明
19. 风热初起,咽喉痒痛不适,前胡、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清热化痰利咽
20. 风寒咳嗽:炙麻黄、杏仁、甘草、浙贝、陈皮、半夏
21. 风邪挟燥:桑叶、杏仁、浙贝、沙参、麦冬、桔梗、甘草、蝉蜕
22. 炙麻黄常用3g
23. 浓涕,咳嗽黄痰:桑白皮、黄芩、浙贝、陈皮、杏仁
24. 发热、咳嗽气喘,痰黄:炙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痰热壅盛
25. 痰火郁盛咳嗽不爽:桑白皮、地骨皮、白前、黛蛤散
26. 清肺化痰处方中加用清热解毒之品:蒲公英、板蓝根、金荞麦、鱼腥草、野菊花、金银花
27. 苔薄黄、大便干,可用石膏,石膏配麻黄:清肺,泻火。生津
28. 二陈汤常用止咳化痰药
29. 舌苔白厚腻:三子养亲汤温化寒痰
30. 苔黄、便干:瓜蒌
31. 痰多、苔腻、腹胀:厚朴、枳壳:理气化痰
32. 咳嗽喉中痰鸣:麻黄、葶苈子、射干:平喘化痰
33. 寒盛、痰稀,苔白滑:细辛
34. 镇咳:浙贝用于咳嗽初起,咽痒干咳,配麻黄、桔梗等宣肺之品
35. 紫菀配桔梗:开肺化痰止咳:咳嗽痰多、咳喘不易
36. 咳嗽阵作,面红目赤:痉咳:地龙、蜈蚣
37. 清热化痰通络:丝瓜络
38. 发热超过39℃,无论寒热,加用板蓝根、蒲公英以清解郁热
39. 乳蛾红赤肿大,用生大黄5-6g
40. 体温起伏不平,一般退热药无效,小柴胡或蒿芩清胆汤
曹颂昭教授认为:1.感冒除了伤风感冒,还有病毒性时行感冒
2. 时行感冒:病程较长,发热较高,持续不退或朝轻暮重,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
3. 临床表现风邪不重而里热偏重
4. 治疗以疏表清里,利咽解毒:荆芥10、板蓝根30、马鞭草30、贯众30
5. 根据热型、出汗情况、乳蛾肿大 程度增减药物
6. 寒热起伏伴恶寒:加柴胡6g、黄芩10g、青蒿10g以和解清里
7. 身热有微汗,加银花、连翘各10g以辛凉解肌清热
8. 热甚有汗不解,加薄荷6g,石膏30g,既解表又清里
9. 夹痰:浙贝、海蛤壳、海浮石各10g
10. 夹惊:栀子、豆豉各10g、钩藤15g、僵蚕、九节菖蒲、天竺黄、远志各6g
王玉玲教授认为:1.小儿体属纯阳,易从热化,临床风热证候多见
2. 容易夹滞
3. 高热便闭,咽喉红肿、疼痛防热极生风
4. 咽红发热、舌质偏红:皆为风热:桑菊饮、银翘散、翘荷汤
5. 连翘疏散功能比银花好,菊花容易引起呕吐,舌苔厚腻一般不用
马新云教授认为:1.小儿生机旺盛,阳常有余,易于火化,风温较多
2. 银翘散:银花10g、连翘9g、竹叶9g、薄荷6g、牛蒡子6g、荆芥6g、桔梗6g、甘草3g、芦根15g
3. 根据证候不同、体质强弱、疾病轻重、时令节气不同加减药物
4. 高热汗出,连翘增至10-12g,银花减为7-9g,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降低银花疏表出汗之弊
5. 发热无汗或少汗,微恶寒,四肢逆冷:风热郁闭肌腠:银花10-15g、豆豉10-12g、薄荷6-8g、荆芥6-9g
6. 头痛重,荆芥改为荆芥穗,加菊花10g,上升诸阳之首,清热散风止痛
7. 咳嗽重,加瓜蒌皮8g,增加桔梗为8-10g
8. 发热惊悸不安,重用薄荷10g,僵蚕10g,疏风清热镇惊
9. 咽红充血,减去荆芥,防其性温入血,重用牛蒡子9-10g,另加板蓝根10g,佐栀子6g,以清热凉血,解毒利咽
10. 咽红,扁桃体化脓,减荆芥和豆豉,重用银花10g,连翘12g,牛蒡子10g,加山豆根10g,马勃8g
11. 扁桃体肿大影响呼吸,加射干4-6g,清热解毒开痹利咽
12. 颌下淋巴结肿大,加山慈菇10g,玄参8g,软件散结,解毒利咽
钱育寿教授认为:1.感冒病位在肺,肺主皮毛,要宣肺散邪
2. 辛温发散:葱豉汤、杏苏散、香苏饮、荆防败毒散
辛凉发散:桑菊饮、银翘散
3. 宣肺用三拗汤
4. 麻黄为治疗外感表药基本药物
江育人教授认为:1.黄芪桂枝五物汤防治小儿虚性感冒
2. 易感儿:弱不禁风、喜欢出汗、尤其夜间、面色晄白少华、饮食挑剔、夜间发热、肢端不温、咽红、乳蛾肿大,但不充血,舌苔薄白,多无厚腻
3. 不在邪多,而在正虚:黄芪、桂枝、白芍、防风、甘草、红枣、生姜
4. 汗多加龙骨、牡蛎
5. 胃口不好加陈皮、麦芽
6. 上方配5-6剂,共煎至600ml,加冰糖、蜂蜜各100g,制成糖浆,每次一调羹,早晚各一次,开水冲服
7. 风热感冒,发热较高,选用银花、连翘、板蓝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