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先治人!一张古方,补血治感冒,西医大夫心悦诚服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说,中医学和西医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着眼点不同。
西医学眼中的“敌人”,是致病体,是病因。我要把引起疾病的因素,都根除掉。
中医学眼中,也有“敌人”。但是面对的人,中医的处理方式不同。
中医不去杀敌,而是调整人体。中医相信,只要人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所谓的致病因素、致病体,就不会兴风作浪。
对此,我在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时候,老师反复给我讲,举了好多例子。
其中,有一个例子,让我记忆深刻。
当时的患者,是一个女性,年47岁。什么毛病呢?就是普通的感冒。
当时呢,患者体温是37.8摄氏度,头痛,怕冷,无汗,伴随头晕、心慌、咳痰不爽,痰是黄色的稠痰。
这个女子,从来都是爱感冒。每一次感冒,她都到医院扎吊瓶。这一扎,少说也得半个多月才能好,有时候甚至迁延一个多月。
正因为每次感冒,治疗时间都很长,所以该女子就想,不如看看中医有没有好办法。她实在是扎吊瓶扎够了。
刻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唇甲颜色都比较淡白,舌淡苔白,脉象浮,但又细而无力。
这时候,医师就问,你有没有贫血?
患者说,有啊,都贫血20年了。而且,还有痔疮,动不动就便血。
这时候,医师给开了一个配伍。方见:
葱白30克,生地12克,豆豉10克,麦冬10克,葛根15克,生姜6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荆芥10克,苏叶10克,杏仁10克,瓜蒌皮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药用3剂以后,出了一身汗,然后感冒就好了。
这样的效果,患者自己没想到,也着实让她从前的主治医师惊讶。因为这女人过去总看病啊,附近医院大夫都认识她了。听说她这次用中药,三四天之后好利索了,都觉得奇怪。
这奇怪吗?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只要你接下来看我的文字,我给你讲,你很快就明白了。
这个人的问题,你发现没有,虽然是外感风寒,得了风寒感冒,但是她有一个基本问题在,就是血虚。
你看,这个人面色唇色皆发白,指甲淡白,舌淡苔白,这显然是气血不丰,不能濡养所致啊。这个人,脉象浮,说明是外感风寒,正邪相争。但是呢,仔细看,还细而无力。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养血亏虚,脉道不充,所以细而无力。正气虚弱,她身体想抵御外邪却无能为力,所以这个感冒总也不好。
由于血虚,所以头晕心慌。阴血亏虚则容易生内热,所以容易咳黄痰。
从中,可以看出来,这个女人根本问题不是外感风寒,而是素来血虚。只有把这个血虚的问题解决掉,她的身体内环境才会趋于正常,才不至于时时为感冒所扰。你想啊,血足了,气跟着足了,气血充盛,哪能那么容易就感冒呢?
怎么办呢?其实医案里的配伍,是古方葱白七味饮的化裁。
葱白七味饮,这是中医里头很著名的扶正解表剂。它在《中医方剂学》里头,是必须认真介绍、学习的。它源于《外台秘要》,基本组成就是葱白9克,干葛9克,豆豉6克,生姜6克,麦门冬9克,干地黄9克。临证常有加减。
这个配伍,你要是学习的话,基本认清四个字就可以,这就是养血解表。它专门针对的是血虚而感寒的人。其中,干地黄、麦门冬是用来养阴血的。葱白、葛根、豆豉、生姜,这是用来解表的。
医案里头的配伍,无非就是加入银花、连翘、黄芩、荆芥、苏叶、杏仁、瓜蒌皮。这里头,黄芩、银花、连翘用于清热,苏叶和荆芥助解表之功。杏仁和瓜蒌皮涤痰止咳。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这么说,你能看懂吧?
你等这个患者,把阴血养足了,身体有了津液了,中医讲就是有了“汗源”。汗源充足,再经过这些解表药来发散,汗带着邪气就出来了,病就好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说,中医在治疗这个病的时候,没去管到底是什么东西感染,而是看到了患者血虚,即正虚的一面。通过补血扶正,配合解表,这才把感冒治好。相比之下,西医针对致病体不停地杀伐,似乎就显得思路单一了。
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从来都是先治人。它会把人体给调整好,扶助体内的正气。人好了,病就跟着好了。因为病在一个阴阳平衡、气血充沛、气机如常的身体里,是没有半点生存余地的。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参考借鉴。文中配伍,对血虚而外感风寒者较为适合。普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辨证要点,我在前头医案里都说明了,您自己可以认真体会。
关键是,我们得明白,我们要想少得病、不得病,必须保持体内状态的平衡有序。中医治病,就是在调我们的身体。病,不会主动找我们,一定是我们自己,出现了偏颇,有了让病侵袭的可能,才会生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