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里糊涂也能治好新冠肺炎,没那么可怕,曹丽蓉日记解读

文 / 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
2020-02-03 08:21

小编按

迄今为止,在网络上能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包含全过程的,只有两例,本篇为武汉市第一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曹丽蓉的日记,我们邀请涵川老师从中医的角度对从曹医师感染患病和居家隔离14天整个过程的日记内容进行了解读,希望能够对接下来的抗疫战争有所助力,并借此向这位美丽的女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您宝贵的记录。

另一篇,涵川老师从中医角度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篇病历报告进行解读,见本公众号文章《美国首例2019-nCoV 病例报告中医解读(1)》。

24号曹丽蓉医师身体转好后的自拍双肺“磨玻璃样”,感染14天日记涵川按:很忙很累,是中国大多数医生的日常。已经有发病苗头了,可惜当时没有注意。涵川按:桂枝葛根汤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处方。涵川按:吃了治疗风寒感冒的药,不好,反而头痛发烧,应该引起重视。
涵川按:自己都已经很不舒服了,还在为患者做手术,点赞。普济消毒饮是清热解毒的处方,即使去掉黄连依然是。前面刚吃了桂枝葛根汤散寒,马上改为普济消毒饮清热,说明前面的方子,有问题。看曹医生风风火火的性格,应该是一个火热体质。东垣普济消毒饮: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人参三钱,橘红、玄参、生甘草、桔梗、柴胡各二钱;薄荷叶、连翘、鼠黏子、板蓝根、马勃各一钱,白僵蚕、炒升麻各七分。涵川按: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没有错的话,此次病毒是湿邪,单纯的普济消毒饮过于寒凉,容易冰伏湿邪,幸好晚上生姜红糖水,和艾条泡脚,可以部分对冲,形成了湿邪夹热的正确治疗方法。不然,冰伏湿邪,这病就不太容易好了。
涵川按:如果不这么恶补,“努力提高免疫力”,或许早已经好了。涵川按:酒蒸湿热,酒最容易生湿。本来胃口好了,说明胃气来复,痊愈之兆,非要来个米酒鸡蛋,继续折磨。涵川按:粉红色痰和带血丝的粘稠痰,都说明阴液受伤,还有火象。涵川按:这段比较复杂,因为吃了好几个方,同时没有具体的药味和剂量。但是,前面我们看到曹医生还有热,因为粉红痰及痰中带血丝,后又有畏寒,说明热在里,而寒在表,睡觉口干,说明热重于寒,所以,她同学开的药是正确的,麻杏石甘汤,治疗寒包火的经典方,透里热外出,散表寒,非常对证,再加上升降散,恢复身体升降出入气机,效果更好。如果曹医生不用她自己的玉屏风和苇茎汤,闭门留邪,效果会更快。玉屏风散:防风一两,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苇茎汤:苇茎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取汁),薏苡仁、冬瓜仁各半升,桃仁三十枚。为粗末,入苇汁中,煮取二升,分二次服。功能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治肺痈,症见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脉浮数者。升降散:白僵蚕二钱(酒炒),全蝉蜕一钱(去土),川大黄四钱(生),广姜黄三分(去皮,不用片姜黄)。主治:温热、瘟疫,邪热充斥内外,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头面肿大,咽喉肿痛,胸膈满闷,呕吐腹痛,发斑出血,丹毒,谵语狂乱,不省人事,绞肠痧(腹痛),吐泻不出,胸烦膈热,疙疸瘟(红肿成块),大头瘟(头部赤肿),蛤蟆瘟(颈项肿大),以及丹毒、麻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涵川按:黄芪和当归,都是这次处方里的败笔,曹医生却认为这是升白细胞的主因,真是无言以对。不管怎样,好了,终究是让人高兴的事,即使是糊里糊涂好的。反而说明,吉人自有天相,好人自有好报。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曹医生,应该驱邪未尽,最好,再找同学吃几副药,调理一下,别再自己开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