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儿科又爆满!不仅要防流感,还要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下降,大人往往都容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烧等症状,更别说抵抗力较弱的孩子了。
冬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各地的儿童医院总是出现“爆满”现象。这些小患者中,有被流感“撂倒”的,也有的是因为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楼道里、诊室里、病房里不是娃的咳嗽声,就是哭闹声,听着就让人揪心。
说到呼吸道合胞病毒,不少粑粑麻麻可能一头雾水,并不是很了解。
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揭开它的“真面目”。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什么鬼?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之一,几乎所有孩子在2岁之前,都有过至少一次RSV感染。
RSV是一种RNA病毒,优势病毒株每年变异,易反复感染;它的传染性极强,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感染者打个喷嚏就能传染)及密切接触(如抚摸、亲吻感染者)。
该病毒流行具有季节性,北方地区每年11月~次年4月是流行季(多在1、2月高发); 南方地区全年流行,多发于夏季(5~7月为高峰期)。所以,目前北方正是该病毒的流行时期,家长要提高警惕。
二、感染RSV有哪些症状?
RSV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8天,通常感染病毒4~6天后出现症状。
大多数健康的孩子感染RSV后,轻症及感染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可出现鼻塞、咳嗽、打喷嚏、流涕、低烧等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对于早产儿或存在严重心脏病、肺部疾病、免疫功能异常等的孩子,感染RSV是十分危险的;此外,RSV是2岁以前婴幼儿患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2~6月龄是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年龄高峰),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除了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等感染RSV的可能性较大,也要做好预防。
RSV具有自限性,对于免疫功能发育比较正常的孩子来讲,出现轻症感染可以做好家庭护理,如给宝宝少量多次喂水,适当使用加湿器,向宝宝鼻腔内滴入少许生理盐水,数分钟后,用吸鼻器抽吸,帮助宝宝排出鼻腔内的分泌物等,一般可以自愈。
但如果是症状较严重,千万别扛着,否则耽误治疗可能威胁宝宝生命。
发现以下症状务必及时去医院:
体温>38.5℃,且反复不退;
宝宝烦躁、哭闹,精神状态很差;
宝宝食欲大大降低,观察有脱水表现等;
呼吸困难、急促,观察到宝宝鼻孔张开使劲呼吸,肋骨或胸廓下方肌肉向内凹陷等。
三、怎样预防RSV感染
预防RSV感染,家长可以这样做:
在接触孩子之前(如拥抱、喂饭等)先洗手;
不要共享食物和餐具,定期消毒宝宝的玩具和衣物。
家中有感冒、咳嗽、发烧等患者,尽量避免接触宝宝,或者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疾病高发期,尽量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超市、商场、游乐园等;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
有研究表明,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下的儿童RSV感染率更高,为了孩子健康,呼吁大家不要在室内或者公共场所吸烟;
如果孩子是RSV易感儿,满6个月后建议接种流感疫苗,经常和宝宝接触的人也建议接种;
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婴幼儿、老年人、体弱及慢性病患者。
袋鼠麻麻有话说:
成为父母后,最怕的就是娃生病,日常学习一些育儿知识,做到科学预防、护理,就能让宝宝少生病、少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