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感冒咳嗽要注意支原体感染,青少年尤其小心

文 / 一本正经科普
2019-11-25 23:12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个别死亡报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

其实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因为它没有细胞壁,所以更加容易和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融合。每年呼吸道感染支原体的患者都很多,有人统计约占慢性咳嗽成因的30%左右。该病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干咳少痰,发热也可以不发热,很像普通感冒。后期可以转为刺激性咳嗽,病程较长,最长者可以持续2个月或者更多。对于感冒后咳嗽较重的患者,最好查一下支原体抗体以明确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表现,约1/3的病例也可无症状。它起病缓慢,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

支原体肺炎患者虽然自感症状较重,但胸部体检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鼻部轻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约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除呼吸系统的表现外,支原体肺炎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皮肤损害可表现为斑丘疹、结节性红斑、水疱疹等。胃肠道系统可见呕吐、腹泻和肝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较常见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见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及小脑损伤等。心血管系统病变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支原体肺炎患者胸部X线检查变化很大,病变可很轻微,也可很广泛。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特征之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高低不一,大多正常,有时偏高。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并不具特征性,单凭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无法做出诊断。若要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病原体的检测。目前,国内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

那么为什么支原体感染以后容易表现为比较剧烈的咳嗽呢?或者说为什么支原体感染后气道容易变得高反应性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详细说一下。

原因如下:(1)支原体粘附在细胞膜上使得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发生障碍,使得免疫活性降低,容易导致气道慢性炎症。(2)支原体粘附在上皮细胞膜上, 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同时支原体 产生一系列酶类,破坏人体细胞结构,产生趋化因子,使得炎性细胞聚拢而对局部造成严重反应。(3)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过程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气道高反应性。(4)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和浸润:支原体感染后使体内产生过多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促使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其活化功能增强;嗜酸性粒细胞是变态反应炎症中关键的效应细胞,其变化可促进支原体感染后产生变态反应炎症,加剧咳嗽或者说气道高反应的发作。

总之,支原体可以通过上述机制造成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使得气管的舒张因子下降,另外上皮纤毛、细胞死亡,使得气道敏感性增强,气道接受刺激的阈值降低,同时嗜酸粒细胞促进了变态反应的发生,最后就造成了气道高反应,所以产生了明显的咳嗽症状。

针对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具体吃哪种抗生素治疗要视不同人群区别对待:1、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需要使用阿奇霉素。2、对于没有怀孕和哺乳、对喹诺酮类药物不过敏的成年人我们建议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因为近年来发现支原体对于阿奇霉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多,而对于左氧氟沙星还未发现耐药。

最后重申:左氧氟沙星不能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对于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人群。

寒冷季当心

随着天气变冷,医院里的支原体肺炎患者逐渐多了起来。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由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一开始就曾被怀疑是支原体肺炎。那么支原体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较常见的病原体,儿童和青少年多发

细菌和病毒感染都能够导致肺炎,而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称支原体肺炎。

60多年前,国外学者描述了一种不明病原体的肺炎,其不同于典型的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对青霉素治疗没有反应,故称为“非典型肺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才认识到,引起这种肺炎的病原体就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不同于普通的细菌和病毒,它比细菌小,却比病毒大。它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季多见。它由急性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其发病主要与室内活动增加及密切接触有关。支原体感染也可表现为咽炎、气管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