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如何区分是风寒还是风热?遇到风热感冒和感冒化热如何处理?
说起感冒,大家总能想到一些症状,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头晕头痛、喉咙痛等等。
由于现在医院对于疾病诊断细致的划分,以及药店里针对某些专一症状的药物太多,导致很多人已经快要忘记——咳嗽也可能只是感冒了。鼻塞流鼻涕好多天也可能只是感冒没好全。支气管炎、咽炎这些听上去就很严重的症状,有的时候也只是感冒而已。
而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对感冒这个“小病”的重视不太够,却对于支气管炎,咽炎等与炎症沾上边的感冒太过紧张。
所以,今天想建议大家,在感冒面前,咱别欺软怕硬。别看不起小感冒,总想着扛扛就能过去;也别觉得鼻炎咽炎是多么严重的问题,成天焦虑恐慌。
先正确认识疾病,积极对待它,然后再去学习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
很多妈妈们知道感冒了要用解表药,不能只是压制症状,而要让邪气出去;受寒了要用温热药……哈哈,特别想给越来越专业的妈妈们点赞。理论上的知识大家脑袋里都知道的不少了,于是又有新的问题出来了。有很多好学的宝妈们,向我们发出了直击灵魂的拷问:
受寒感冒大概知道怎么处理了,那有热证的感冒,或者一开始就是风热感冒,要怎么处理呢?
确实有热证的感冒不少见。儿科鼻祖钱乙老师说过,小孩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孩子的病情变化比较快,有时候一个单纯的风寒感冒,等到你发现,还没有来得及吃药可能就已经转成热证了。
那我们就来讲讲这种有热的感冒。
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感冒,我们要先看有没有热?是一开始就热,还是一开始寒后来化热?热从哪里来,现在走到哪里了?本身体质是寒还是热?最后才是要不要清热,要怎么清。
风热感冒,一开始就有热
“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风热感冒就是“风热邪气”影响了人体,不过病邪位置比较浅,只干扰到了人体表面的防卫系统。
风热感冒与我们熟悉的风寒感冒病邪位置类似,都在体表。但由于一个是表现出来是寒症,一个表现出来是热症,症状不同。
风热感冒的症状是:发热重、微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等。也就是一开始生病,就已经有热证的出现。
风寒感冒大家好像都能理解,都觉得就是凉着了,那风热感冒是外界太热了吗?
其实不是。风寒、风热只是一个便于分类的名字而已,是因为人体受外界环境刺激生病后出现的不同的症状反应,我们把同一类型的症状集合到一起,最后分成了这两类。
比方说我们吃辣的食物。有的人觉得太过瘾了根本停不下来;有的人觉得胃里烧得慌再也不敢吃了。同样的食物吃下去,每个人的结果不同,因为大家的体质/感受力/承受能力不一样。
在同样的季节,同一个屋檐下,两个人同时感冒了,症状也可能完全不同,一个是风寒感冒,一个是风热感冒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有的人体质壮实,有的人体质虚寒;有的人昨天吃了鸡,有的一整天没吃饭。同样的外界刺激会造成不一样的反应。
所以区分是风热还是风寒,不是看天气,而是要看人体被外界环境刺激后作出的症状反应。也就是说,跟夏天冬天没啥关系,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风寒/风热感冒。
化热的感冒,最开始是以寒证为主
当说感冒化热的时候,一般指的是疾病初期感冒是受寒的感冒,主要还是一些寒证表现为主,但是有可能一开始没有引起重视,或者误用了药物,或者用的药没有及时解决问题,总之结果就是症状逐渐变化,出现了一些热证。
厨房里的垃圾当天扔掉就没事,但放到隔天就开始变臭生虫。人体也是动态变化的,当邪气没有及时被清理出去,就可能出现各种变证:
比如,耗伤了津液,出现热证的表现;
比如,局部的病理产物(痰饮、水湿、或是没有及时处理的寒)郁结产生了热;
比如,本来体内就有一些垃圾,正邪斗争后,身体更没有能力处理垃圾,所以热更重等等。
这些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是感冒化热了。
有些时候,这会让感冒变成纯热证。但更多时候会形成在表的寒未解,同时又兼有热的寒热错杂状态。
判断有热的下一步:看热到哪里了
热证如果只是在表面,那就跟风热感冒差不多,处理起来思路也一样。
热证如果开始深入到身体里面了,那就不只是在表,处理方式就会跟风热感冒有所不同。既要照顾表又要兼顾里。
还有的既有表的寒,又有里的热,那就需要表里同治,寒热同调。
风热感冒和感冒化热的辨证处理
1. 热证在表,要辛凉解表。
症状表现有:自觉发热不是很怕冷、怕风、头胀痛、黄鼻涕、鼻塞鼻干鼻热、有出汗、咳嗽痰黏偏黄,口干想喝水,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舌头上不会太水滑等。
处理方式:还是以解表为主。所不同的是,风寒感冒因为是感受的寒邪,所以,我们用的药是辛温解表的药。风热感冒感受的是热邪,所以我们用是的辛凉或者辛平解表的药。共同点都是发散的,不同点在于一个偏温一个偏凉或者偏平。
温馨提示:(本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请勿直接套用!建议面诊中医指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辛凉(辛平)的药物常见的有:金银花、连翘、薄荷、竹叶、牛蒡子、石膏、桑叶、菊花、鱼腥草,葛根,柴胡、升麻、蝉蜕、淡豆豉、荆芥等。
常见的中成药有: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颗粒、桑菊颗粒、银翘解毒颗粒。
2. 热证入里了,表里都有热的,要辛凉解表+清里热。
症状表现除了我们常见的发热、出汗、脓鼻涕、黄鼻涕、咳嗽黄痰、鼻子热嘴巴干之外,可能还有眼睛红、口干渴明显而且喜欢冷的、比较怕热、大便干、虽然喝水多小便也偏黄。主要区分点看舌头,舌质整个都偏红,舌苔偏黄,往往舌头上水分不是很多或者舌苔有点偏干。
处理方式:那就是辛凉解表药加清里热药。
清里热的药常见的有: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紫草、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栀子、知母、麦冬、大黄等等。
常见的清里热的中成药有:板蓝根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蓝芩口服液、鲜竹沥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小儿咽扁颗粒、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等等。
3. 最常见的情况:表有寒未解,里面有热了。解表与清里要同时进行。
症状主要有:流的是清鼻涕、打喷嚏、咳嗽,白痰居多,咽喉红、会有黄眼屎等。关键点在于:舌边尖红,或者舌头整体不红,但是舌头上有比较明显的红点点;舌苔薄白满布或者白腻或者有点浮黄在表面。
特别注意:里面有热,要看是单纯的热,还是有积食。如果遇到有的孩子有积食的,可能会伴随有口臭,大便干、臭或者大便有不消化物,发热并且手心潮热明显。
处理方式:解表与清里同时进行。如果是积滞的热,那主要还是以解表和去积滞为主。
常见的中成药有: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麻甘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当然遇到症状比较分裂的,比如表证寒明显,里面有积滞的,那可以考虑组合应用。以我自己来说,我就经常以荆防颗粒(处理风寒表证)+保和丸(处理里面积滞);或者是藿香正气口服液(处理表里寒湿)+小柴胡颗粒(和解中焦,清理郁热)等等。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关于选药的大方向原则
首先这个热是哪里来的,现在主要集中在什么部位,在表还是在里。在表的,那就选择作用在表的药,整个药势是往上往外的,就不要选择药势往里往下走,使得病邪深入体内。
其次疾病重还是不重,比如刚刚开始的,病情不重的,就不要选择大量寒凉的,可以选择稍微平和一些的。比如就不要用了双黄连,又给加上蒲地蓝,看到咳得厉害还加个咳喘灵,这些就属于同类药物的大量重叠使用,就太重了。
一般你还能忍着不去找医生,自己在家用药,说明病情都是刚开始或者不是很严重的时候,那你尝试用药的时候,就要“手下留情”。
热感冒的处理思路方向都在文章里了,如果觉得有点复杂,先拿出小本本分类罗列出来。实际的辨证需要大家多理解,多观察,多总结。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转发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哦!关注羊爸爸,教你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你健康养娃,用中医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