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一会发烧一会冷,千万别输液,小柴胡汤立竿见影
昨日下午四点多,在医院义诊,一位朋友老母亲,80多岁,被一家子人搀扶来到医院,大家都很着急,说老太太感冒了,高烧好几天了,怎么办?这位老人家看病算是与我有缘,之前看过两次病,效果很好,所以老太太就信我!
老太太虽然感冒数日,但是精神状态依旧很好,手里"哆哆嗦嗦"地拿着"羚羊感冒片"的盒子,语音很洪亮,表达很清楚:不知咋地了,一会冷,一会热,全身都疼!
仔细一问:不想吃饭,所谓高烧39度左右。
简单啊,柴胡桂枝汤。
考虑到春节,医院不能煎药,告诉家属回家速速自煎。因为需要时间,让家属,速买"小柴胡颗粒"两盒,一次两袋,到睡前吃三次,吃完药卧床休息。
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表达我看病有多么高明,是想借着这个病案,用非医人士可以理解的话,把这个病和这个方子说清楚。
1、 老太太能够发烧,声音洪亮,应该恭喜,身体还好。如果这个烧发不起来,那才堪忧呢。发烧本身不是病,是人体对抗疾病的"排病反应",不要一见到发烧就怕的要命。如果这个时候不分青白的去输液,那后果就不用说了。
2、 所谓高烧,也就是39度左右,算不上高烧,应该是低烧吧。这个病表现的症状,和伤寒论所说伤寒之麻黄汤证不一 样,这是伤寒论所说少阳病之柴胡证,不会高烧超过40度。
3、 手哆嗦,不是冷的,应该是中医所说的"肝经受邪",肝主筋,也许解释的有点勉强,中医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说他有没有道理呢?自己琢磨吧,不过这并不影响开方子,就算没有这个症状,不知道这个解释合理不合理,都可以开这个方子。
4、 羚羊感冒片,很明显吃错药了,这不是热证,一定是药店小妹开的药。现在可真是怪现象,很多人不相信医生,确相信药店售货员。你去买药,她必言风寒风热,必医生还专业。
5、 一会冷一会热,这才是看病开方的主要证据,所谓"辨证法眼"。中医术语叫做"往来寒热",区别于"发热恶寒"。往来寒热,就是一会冷一会热,就像串亲戚,热和冷交替出现。发热恶寒,就是发热的同时怕冷。写到这,不由得惊奇老祖宗的观察之细,用词之准!
6、 不想吃饭,中医叫做"默默不欲饮食",连同上面的"往来寒热",还有"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并称"柴胡四证",谁说中医看病没有标准?
7、 全身痛,说明身体骨骼肌肉内还有病邪,身体有了不该有的东西,当然不舒服。这也是中医的神奇,中医不会关心进到你身体的是什么毒什么菌,想办法让它走开就是了。就像家里进了小偷,本来就你一个老太太在家,莫非你还要问清楚小偷是张三还是李四?然后誓与小偷斗争到底?
8、 临时开出小柴胡颗粒,并不完全对证,还缺桂枝汤。但主证相对,必有效。遗憾一点是,当时忘记告诉家属,用生姜水送服,因为小柴胡汤本来用生姜,这是我实践的总结,疗效会更好。
写到这(七点二十),刚好患者家属来电,昨日四点多服药,老人睡着,没有再发烧,一夜服一剂药。早晨四点,老人看孩子们睡觉,自己起床找药准备煎药,昨天说的症状基本都没了。嘱之,把剩下二剂服完。
早晨六点我准备这篇短文,因为我对我开出的药方有信心,本人业余中医,不以此养家糊口,每天写点临床感悟,为的是有缘人看到,在求医无门时多一个思路。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最为经典的名方,在方剂里第20次出现,共15个条文。
96、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7、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96条提出"柴胡四证"。
97条做了解释,为什么这样。
此外,还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就是说感冒以后,这四个症状,有一个,就可以开柴胡剂了,不用四个都具备。老祖宗这么肯定的说,你就大胆的用。
附上本次药方:桂枝15生姜15黄芩15党参15白芍15炙甘草10生旱半夏15大枣4枚柴胡20
古朴有云:
家中常备小柴胡
一会冷来一会热
有的不想吃东西
或者干呕还咳嗽
2018021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