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成长假第一节日病 寒露后不宜秋冻 5种人4个地方不能冻
眼看着就要收假上班了,感冒的人却多了起来,医院内感冒患者、鼻炎患者明显增多。这和最近直线下降的气温有很大关系。人们常把“春捂秋冻 不生杂病”挂在嘴边,然而,“秋冻”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面对天气的变化,我们应适当增添衣物,尤其5种人4个地方不能冻。
“秋冻”千万别盲目
所谓“秋冻”,一方面是说秋季气温凉爽,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温度逐渐降低的环境中,经过一定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中医认为,秋季天气干燥,宜养阴,如果穿得太多,易伤阴生燥,对身体不利。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偏高,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
晚秋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寒露之后(2017年寒露时间:10月8日—10月23日)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保暖。
5类人不能秋冻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因为,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会比较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上升,心、脑负荷加重,加上“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慢性胃病患者。秋天是胃病的多发季节,且深秋时节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或小气道的痉挛,使得上述疾病复发或加重。
关节炎患者。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常反复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关节疼痛,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手足麻木、疼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
此外,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以及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也不宜进行“秋冻”。
4个部位要保暖
腹部。腹部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双脚。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脖子。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膀。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对搓大鱼际防感冒
中医认为,90%的感冒初起时都和受寒有关,只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最终发展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等。不管哪种体质,如果刚刚受寒,可以用生姜25克切片,加水300~500毫升煮沸后趁热喝下,再睡上一觉,第二天便可痊愈。
对搓大鱼际或双击大小鱼际也能起到防治效果。大鱼际在人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根部分,伸开双手,看到手掌明显突起的部位就是大鱼际。小鱼际在小拇指下的突起部位。中医理论认为,大、小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用两手的大小鱼际进行轻轻的撞击,就可以起到鼓舞肺气的作用。另外,刺激大小鱼际,对咽痛、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因此,在气温变化较大时或感冒多发季节,多双击鱼际穴,可以很好地补肺气、防感冒。
对搓大鱼际:适用于感冒初起,也就是刚受寒打喷嚏的时候。可双手交叉握在一起,使劲搓大鱼际,等到穴位皮肤发热,搓十几下迎香穴,再喝两杯加入两勺醋的热开水,关好门窗,待在家里就可以了。症状重的1天多搓几回,休息1天,90%的人都能痊愈。
双击大小鱼际:双手大小鱼际双击108下。做的时候,用左手的大鱼际撞右手的大鱼际,用左手的小鱼际撞右手的小鱼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