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丨护好身上7处挡风墙,秋冬不怕感冒不怕冷!
注意了!!在中国网官微后台回复相关关键词:“养生”、“实用”、“八卦”……可以看到更多内容哦!
风者,万病之始也。
——《黄帝内经》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因中,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
那风邪该如何防呢?
除了注意穿衣保暖外,一定要护好身上的“挡风墙”!
身上有堵“挡风墙”
头部的挡风墙 翳风穴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之义,而风就是风邪的意思。有冷风吹来时,很多人都会立起领子,头会忍不住往下缩,正好能挡助该穴,避免被风邪侵袭。
常按揉该穴还能治疗口眼歪斜、齿痛、颊肿、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位置:翳风穴在耳垂后方,距耳根约0.5处之凹陷中央处。
风府穴
风府穴为风邪易侵之处,风指风邪,府指集聚处。风气循府而上,则为脑风。因此,寒冷大风天一定要护好风府穴。
经常按摩风府穴可治疗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位置: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风池穴
风池首见于《灵枢·热病》,乃风邪犯人停蓄之处,故名风池,是治疗风证之要穴。
常按揉风池穴对鼻炎、咽喉病、中风不能讲话都有很好的作用。
位置:风池穴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两边,轻轻的滑动,到后枕部有明显的两个凹陷就是风池穴。
背上的挡风墙 秉风穴
秉,执掌之意。本穴是治疗外风客于肩胛之要穴,善治上焦之风。
秉风穴能够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经常按揉对治疗肩臂疼痛、肩周炎、上肢酸麻、支气管炎等有一定效果。
位置: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风门穴
本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善治风邪,故名风门。是治疗风邪外袭所致肺卫表证之常用穴,善疏散外风。
风门穴有治疗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痛等作用。
位置: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腿上的挡风墙 风市穴
风市就是风的市场,古人认为,这个穴位为风邪的集结之处。
风市穴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对因风邪而致的伤风感冒、身体抽搐、皮肤痛痒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对于爱美的女孩,如果衣服穿的少,坚持每天按按风市穴,可以预防风邪侵袭。
位置:风市穴在大腿上,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指之处就是风市穴。
脚上的挡风墙 八风穴
八指的是双足足背有8个穴位点,风指邪气风邪,八风穴具有排除体内风邪,预防各种致病因素入侵身体的作用,故名“八风”。
八风穴有袪风通络的效果,可治疗头痛、牙痛、足跗肿痛、风湿病等。
位置:八风穴于各趾间的缝纹端取之,左右各4穴。
防感冒记住这几招
寒露脚不露,热水泡泡脚
“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因为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一天的疲劳。
练练“弹指功”,手脚不冰凉
很多朋友冬天怕冷,容易手脚冰凉,如果在寒露之后开始练练“弹指功”,可以让这些状况会得到改善。
“弹指功”非常简单,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当然,可以不必局限于一百次这个数目,次数越多越好,有空就弹弹。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寒露之后,人体的气血开始流注心包经,所以常弹中指,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也就不容易手脚冰凉、畏寒了。
适当食补不能少
山药胡萝卜炖羊肉:
寒露后也可以适当食补,这里推荐一道菜,即山药胡萝卜炖羊肉,这道汤具有补体健肾,提升元气的作用。怕吃羊肉上火的朋友,可以配着喝些菊花茶,菊花是清热去火的,还可以润肺补肾。
五豆粥:
如果不喜欢吃羊肉,可以喝五豆粥,即用小米配上红、黄、黑、绿、蚕豆五种豆子,熬粥喝,它能调和五脏,濡养肠胃,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为了增强食物进补的效果,闲暇还可以多敲敲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以提升脾胃运化功能。
胡萝卜红枣汤:
先把红枣洗净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再加适量清水,用小火将胡萝卜和红枣煮熟,加冰糖调味即可。胡萝卜富含类胡萝卜素,能帮助人体抵抗外来的致病因子,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多喝汤汤水水也有助于身体排毒。
天气凉爽了,出去游玩也要注意小心着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