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文 / 付虹医生
2017-08-14 14:20

上个周五的晚上,付虹医生的一位好友29岁的小苗发来了求助的微信,告诉我她最近发现下肢长出了弥散的小的红血点,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不舒服。

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看到她发来的照片上,她的双侧下肢的确有散在的暗红色的小斑点。问小苗,她告诉我这些红色的小斑点就在皮肤表面,压之也不褪色。

“好奇怪啊,付姐姐。你说我不会是得了什么大病吧?皮肤都出血了。可是我明天还要值班,后天休息去医院看病还来得及吗?”小苗有些担心。

问小苗,她告诉我这些红色的小斑点就在皮肤表面,压之也不褪色。对于这种皮肤黏膜出血形成红色或暗红色的斑点,一般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医学上统称为“紫癜”。

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四肢对称性紫癜伴有或不伴有关节痛或腹痛、血尿者,见于过敏性紫癜;广泛性皮肤黏膜紫癜,伴有牙龈出血、鼻衄或便血、血尿者,常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若同时伴有脾轻度肿大,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伴有黄疸者考虑肝脏疾病所致的凝血障碍等。

但是术业有专攻,付虹医生毕竟只是妇产科医生,不是全科医生。看到小苗只是双侧下肢出现了紫癜,没有其他不舒服,第二天可以继续值班。第三天休息的时候就需要医院诊治了。付虹医生告诉她紫癜的原因很多,过敏性紫癜多见,严重的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了。至于小苗到底是哪种病因,只能医院看过病做过检查,才能确诊。

“付姐姐,我到时候应该看哪个科呢?”小苗继续问。

过敏性紫癜属于皮肤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科。挂这两个科看病吧。我建议她。

周日的晚上,小苗再次发来微信,告诉我她的结果。血常规中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300 ×109/L(10万-30万个/mm3)。而小苗的血小板已经降到了2×109/L,低于健康指标的50倍,诊断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血小板(platelet)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物质。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正常出血时间为1~3分钟。

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血小板功能有缺陷时,出血时间延长,甚至出血不止。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迄今为民,发病率约为5~10/10万人口,男女发病率相近。

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成人ITP一般起病隐匿。出血倾向多数较轻而局限,但易反复发生,可表现为皮肤、年磨出血,如瘀点、紫癜、瘀斑及外伤后止血不易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很常见。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但月经过多较常见,在部分患者可为唯一的临床症状。

患者病情可因感染等而骤然加重,出现广泛、严重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部分患者通过偶然的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无出血症状。

乏力是ITP的临床症状之一,部分患者表现得更为明显,长期月经过多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实验室检查的指标中: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出血时间延长。

如何治疗?

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低于20×109/L者,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并应该血小板输注等。比如小苗的情况。

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付姐姐,我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很忙很累,总是感觉很累,以为是工作累的,等忙过这一阵,休息休息就好了,没想到却得了这么重的疾病自己都不知道。还有,如果不是医生认真查体,我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前胸和后背都有散在的暗红色的小斑点。现在我已经住院了,可以好好休息治病了,希望尽快有合适的血型能为我输注血小板。”小苗有虚弱的声音里有些后悔。

我只能安慰她好好住院休息,配合医生好好治疗,有时间我一定去看望她,希望她尽快好转起来。

双下肢出的“小出血点”,没想到却得了血液系统的这个“重病”!

刚才联系小苗,她已经输入了配型合适的血小板,只不过身体还很虚弱,不适合见客。

在此,付虹医生也为各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小主们提个醒,希望各位劳逸结合,工作和事业都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好身体,一切都是零!

文献来源:1、《内科学》第8版,主编 葛均波 徐永健。

(【付虹医生】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首发于今日头条号,文中人物名字均为化名。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做商业用途。更多科普文章,您还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付虹大夫!健康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及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