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热水”真的好吗?专家提醒:超过65℃有致癌风险

文 / 汉和源健康讲堂
2021-11-21 18:39

你有没有发现“多喝热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当你生病感冒时,你妈妈对你说:“多喝热水,很快就会好的。”

月经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时候,男朋友对你说:“多喝点热水,要不要再来点红糖?”

熬夜的时候,室友对你说:“加枸杞的热水可以让伴侣保持健康。”

热水真的那么神奇,那么万能吗?

然而,一些研究数据表明,喝热水实际上可能会致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1.喝热水会致癌吗?

早在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在报告中,温度超过65℃的过热饮料被列为2A类致癌物(可能对人类造成癌症)。

据调查,在中国、南美、土耳其等国家,人们经常饮用温度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事实上,我们的口腔和食道都覆盖着一层柔软的粘膜。通常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几乎等于我们的体温,也就是37℃左右。食道的适宜饲养温度为10℃ ~ 40℃,可耐受的高温只有50℃ ~ 60℃。

当进食温度超过65℃时,我们娇嫩的黏膜会轻微灼伤。但是一两次烧伤并不会直接导致食道癌,因为我们的食道血液循环非常丰富,意外烧伤可以自行快速恢复。

但如果长期饮用过热的饮料,可能会经常灼伤口腔和食管黏膜,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引起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同时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第二,世界上一半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中国

在中国,“趁热吃”“趁热喝”可以说是很多长辈的“口头禅”。他们总觉得“感冒没有营养”,却不知道这样的饮食习惯已经成为食管癌发生发展的温床。

《柳叶刀》子刊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新增食管癌病例47.3万例,因食管癌死亡43.6万例。其中,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分别达到23.5万和21.3万,占世界的近一半。此外,与女性相比,男性食管癌负担更重,年龄标准化发病率高2.7倍,死亡率高2.9倍。

相关数据显示,潮汕地区是食管癌高发区,发病率为400/10万人,每年新增病例估计超过5000例。其中,汕头南澳县最为严重,死亡率居国内第二。潮汕地区食管癌发病率为什么这么高?

原因之一与潮汕人爱喝的“工夫茶”有关。传统意义上的“功夫茶”讲究“辣”字。茶叶在沸水中浸泡后,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喝完,以确保它是热的。

如上所述,人体食管黏膜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长期饮用高温“功夫茶”可能会导致损伤的黏膜再次被烫伤,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和癌变。

此外,如果在倒掉后2分钟内饮用煮沸的茶,患食道癌的风险将比等待4分钟后高出5倍。

第三,诱发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

当然,诱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并不是唯一的。还应注意以下因素:

1.抽烟喝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是引起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重要因素。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吸烟者发病率增加3~8倍,饮酒者发病率增加7~50倍。这也是我国男性食管癌负担较重的原因之一。

2.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腌制食品中。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因素。因此,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如橄榄、咸鱼、萝卜干等。可能导致过量摄入亚硝酸盐而诱发食管癌。

3.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饮食中长期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硒、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也可能是导致食管癌的因素之一。所以可以多吃猕猴桃、胡萝卜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食道。

4.毒枝菌素

霉变食物中的真菌不仅可以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还能促进致癌物质的合成,并经常与亚硝胺协同致癌。在农村,节俭意识很强,有些食物变质后不愿意扔掉。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

5.其他的

除上述因素外,肥胖也是食管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此外,食管癌的发病往往表现出家族化倾向,因此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应引起重视。

虽然喝热水会增加患癌风险,但并不代表会100%致癌,所以并不是禁止喝热水,但要注意热水的温度,不要喝太烫的水,也不要吃太热、太咸、太馊的食物。同时,我们应该摄入更多的维生素来保护我们的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