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养生误区,坑人……你信过没?

文 / 漫影健康知识
2021-11-20 18:33

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不少人“冲在养生第一线”

各种补品买不停

饮食严格控制

锻炼不能少

……

有些行为看似是在养生

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走了“弯路”

误区一:热衷于吃补药养生

近年来,人参、鹿茸、灵芝、冬虫夏草等高档滋补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也受到很多养生爱好者的追捧。

但专家表示,一方面,像肥胖、三高、心血管等疾病,本就与平时的饮食滋腻密不可分,因而患这些病的人群其实并不需要滋补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虚不受补,服用滋腻的补品,不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胃肠负担。

建议

对于普通人来说,均衡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另外,若是要进补,首选那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花生等,而且一定要辨清体质再吃。

误区二:老年人每天吃钙片

人老之后对钙质的吸收与利用下降,而且在代谢过程中流失也会比较严重,所以相对更容易出现缺钙的现象。

而为了避免骨质疏松,很多人都热衷于吃钙片补钙,甚至有些人还总觉得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对骨骼越好。但凡事过犹不及。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

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比如,补钙过量会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还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增加血管钙化、心脏病的风险。

建议

是否需要吃钙片、适不适合吃钙片、需要吃多少,这些最好还是先咨询一下医生意见,切勿自己盲目补充。

误区三:油盐不进降压降脂

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而食用油吃得过量,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硬化、血栓的形成。出于对这两点的担心,一些“健康意识强”的人索性不吃油盐了,想要彻底杜绝风险。

但这样的做法反而适得其反,过度限盐,会造成钠摄入不足,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导致水分进入细胞内,诱发脑水肿,轻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率加速、恶心呕吐等问题。

完全不摄入食用油,不仅会导致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的缺乏,也容易缺乏必需脂肪酸,而必需脂肪酸有平稳血压、血糖等作用,但它只能从外界获取。

建议

减盐、控油才是真正的养生。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而三高人群可以再低一点。

误区四:早上锻炼身体好

清晨太早锻炼身体,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弊大于利。

虽然早上人少、车少、污染少,但太早锻炼,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只会加重其身体负担。因为人体在四五点时基础代谢水平最低,此时强行调动身体机能很容易导致虚耗,也更容易摔伤、扭伤。

建议

冬季户外锻炼最好选在太阳升起后、有明显暖意时,大约在上午9点之后最为适宜。

误区五:马路边上散步晨跑

想要保证身体健康,加强活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散步也是很好的有氧运动,但是在马路边做运动就不对了。

在马路边散步,机动车尾气、空气中各种可吸入颗粒物等的浓度都相对较高,长期如此,对于散步者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都会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建议

即使是散步,也得尽可能选择好环境。比如地势平坦的公园、湖边等地。

误区六:缺牙不管

随着年纪的增大,很多中老年人都会面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据统计,我国老年人9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牙齿缺失,其中全口无牙者约占20%!有不少人认为年纪大了缺牙很正常,不用管。

但你可知若缺牙长时间不修复,邻牙缺乏支撑,会向缺牙的方向倾斜,慢慢形成“牙歪歪”、“牙松松”,最后只会越掉越多,造成恶性循环。

而牙齿缺失直接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增加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不利于通过饮食摄取足够营养。不仅如此,缺牙者的咀嚼减少,脑部血流量随之变少,会影响大脑生理机能,导致记忆力减退。

建议

因此,牙齿一旦缺失,一定要及时修复,千万别不管不顾。

最后提醒大家

真正的养生

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做到以下几点是必须的

1

好心态是养生的基础:好的心态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食物多样化是养生的根本:养成低盐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粗粮,控制红肉、肥肉的摄入量,并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坚果、奶制品等。

3

保持适量运动对养生很重要:运动是生命的动力,也是防病的有效手段。

建议每周进行不低于五次的中低强度的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游泳、慢跑等。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4

定期体检是养生的一部分:人一生中难免会有小毛病,定期体检有助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