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刚吃完饭不能剧烈运动”?这与血液循环规律有何关联?

文 / 大健康咨询管理
2021-04-18 19:04

心脏是我们自己能够感知到的(摸摸脉搏)最勤劳的器官,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泵力。大部分人的心脏在平均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就要跳动一次,一天跳动约10万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每次被心脏泵出的血液最终被循环带去了哪里?我们人体有这么多器官,血液循环是“平均分配”还是“按需供给”呢?而血液循环的分配又跟“刚吃完饭,不要运动”有什么关联?

静息状态下,心脏每小时泵出的血液量超过250升,一天泵出的血液总量超过6000升。这比我们一年当中往一台汽车里加入的汽油总量还要多。这些被心脏泵出的血液会随循环被分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中去,分配的数量与比例并非一成不变,而往往由不同器官的工作状态与功能所决定。

安静状态下,心脏泵出的血液中约15%被分配到大脑、约5%被分配到心脏本身、约20%被分配到双侧肾脏、还有20%被分配到全身的肌肉;主要以消化器官为主的内脏总共会分配到约25%;最后还剩下约15%,其中全身皮肤约占4%,而剩下的11%则被分配到其余器官。

当人体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会触发一系列自我调节机制,使血液循环向各个脏器的分配发生明显的改变:

比方说,当我们进行运动时,心脏的跳动会明显变快、增强,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会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全身肌肉被分配到的血流比例会由20%提升到80%以上,而这一过程会使得被分配到肾脏和消化器官等内脏的血流比例大大减少

再比如,我们在用餐以后,胃肠道的蠕动会加强,消化器官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给来分泌消化液、帮助食物的分解与吸收,因此,被分配到消化器官等内脏的血流比例会明显升高

还有,天冷的时候机体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减少皮肤散热,会大幅降低皮肤的血流分配比例。而缺少了血流的供给,皮肤就会变得更容易受损,这是冬天容易冻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些有关血液循环分配的医学小知识,很多生活中的常识与习惯都与此密切相关。

曾经听到过这种说法“刚吃完饭就跑,小心把肠子给跑断……”;也有人说“刚吃完饭就剧烈运动,会得阑尾炎”。事实上,这些说法主要都是为了强调“刚吃完饭,不要剧烈运动”这个原则。但真实的原因并非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而是跟人体的血液循环分配有关

刚刚吃完饭,确实不适合剧烈运动。这主要是因为,刚吃完饭机体中的血液会更多地被分配到消化系统的内脏中去帮助食物分解与吸收。而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容易使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被全身的肌肉给分走,这会影响食物的吸收、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胃肠道的功能减弱。一般来说,建议在吃完饭2小时以后再开展剧烈运动

那么,有朋友会问了,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我吃饭以后只是散散步,不做剧烈运动可不可以呢?这个是可以的,慢慢散步的时候我们下肢肌肉会规律地收缩,这在不显著增加肌肉血流量的条件下可以帮助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克服重力回到心脏中去,从而提高心脏泵血的效率。这一过程有可能使更多的血液能够进入到消化系统中去促进消化与吸收。但是,依然建议在用餐结束半小时以后再开始散步,特别是当吃得很饱的时候

与“刚吃完饭,不要剧烈运动”相似,刚吃完饭也不建议立刻洗澡。洗澡的时候皮肤的血流量往往会明显增加,这容易造成胃肠道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与吸收。

所以,吃完饭最好是先安静休息半小时,然后稍活动活动身体、慢走散步。一般建议在用餐结束1~2小时以后再洗澡或开展更大强度的体育运动,这样比较有利于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再来说运动,超负荷运动有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这是因为,在超负荷运动过程中,心脏会剧烈跳动、心肌耗氧量显著增加,但与此同时,骨骼肌分走了大量的血液供给。极高强度的运动可以让骨骼肌分走接近95%的血流,这就容易造成心脏和大脑等重要脏器出现缺血的表现。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引发猝死。

所以说,运动尽管有益健康,但应该控制好强度。对于老年人群而言,最好不要开展过于剧烈的运动;对于中青年人群而言,在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等大脑和心脏缺血的表现,需要停止运动。

念书时上体育课,老师应该都教过大家,长跑以后千万不要立刻停下来休息,这其实也与血流循环有关。

在长跑的过程当中血流大量被分配到下肢,而仅靠心脏的泵力是不足以使得大量的下肢血流克服巨大的重力回到心脏的,这时候需要依靠肌肉的规律收缩以及胸腔负压的吸引(高频率呼吸)帮助它们回流到心脏。

而一旦下肢肌肉的收缩突然停止,这容易造成大量的血液滞留在下肢而一时间无法回到心脏,这时候就可能出现大脑血流急剧减少的各种症状,医学上称之为“重力性休克”。因此,在长跑结束后,不要突然停下,而应该继续行走一段距离让身体逐渐适应。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对血液循环的分配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所谓“健康的习惯”就是顺应血液循环分配的生理特性,避免与血液循环分配原则相违背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