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精”有毒,原来说的是味精?有毒、致癌,到底是真是假?

文 / 寻医问药网
2021-03-16 19:36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害人精”

为什么大家都不吃味精了?

味精作为增味剂,是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曾每天平均摄入一小勺味精,但现在,很多家庭渐渐不用它了,在外面吃饭时,也常会质疑“是不是放了味精”。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相信有胃病的人对于食用味精是非常的敏感的!凡事菜里面有味精尝一口便知。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对于味精的争议是非常大的,而且一个关于味精食用后会致癌的说法,在近些年流传的甚广,这个言论也让广大群众深受其影响,导致很多人对味精是避之三舍。

首先来说从这方面的体现,对胃是不好的!

平时人们在烹饪的时候都习惯性的放入味精进行调味。但是正常的人体不能够摄入过多的味精,过量的食用味精很可能会导致身体的血液里面的氨基酸含量升高,同时会影响身体的钙和镁吸收,会导致身体出现缺钙的情况,并且会让人体产生依赖性,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因此,儿童是不能吃味精的,这是应该引起注意!

那么味精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呢?

科学家分别在老鼠,猕猴身上做了关于味精的实验,但只是在老鼠身上得到了可能会肥胖等不良反应,但在猕猴身上并没有此类反应,所以味精对于人体的副作用也没有明确的结论,科学家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最后认为,味精对于一般的人群,只有在使用过大量的量过后才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但是这里说到的大量的味精是超过3克以上,而且是一次性用水冲服,但是这种使用的方法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正常人如果每天在炒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味精食用,每天食用的量不会超过0.5克,所以关于味精食用过量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所以,即使口味比较重的人,摄入味精一定要注意量!

一 、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

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90℃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二 、忌加在熄火后

味精高温加热易产生焦谷氨酸钠,所以味精应该在熄火之后加。另外,即使不是微波炉高温加热,常规用油煎炸加过味精的食物,也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

举例表示,将油倒入锅中加热,一旦锅中油出现浮动,油温已达150℃度,如果有些小烟冒出,油温已达180℃度,如果冒出大烟,那么温度已达220℃度。

三、 忌低温使用

味精在温度低的时候味精不会被轻易溶解。所以如果您想吃拌菜用味精来提鲜的时候,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参考资料:

钟凯. 味精不能再任性吃了[J]. 食品与生活, 2017(9):30-31.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