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成为养生主力军!“打工人”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窄了

文 / 包不同
2020-10-27 09:13

感谢网友金石道人来稿

告诉你一个恐怖故事——

90后已经成为了养生主力军。

1

花式养生

把果汁输进静脉、40度高温躺在石头上热疗、用头部猛烈撞击树干、拿身体当砧板用菜刀猛砍……

这些魔幻的“大妈养生秘术”曾震惊世人,在养生界掀起一股猛浪。

而如今,继大妈养生之后,养生界迎来了新的生力军——90后。

一边熬最长的夜,一边用着最贵的面膜和眼霜;一边吃火锅,喝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一边饮王老吉败火;一边唱着摇滚蹦着迪,一边瑜伽、针灸、晨跑一个不落……

一边死命透支,一边疯狂补救!

这种看起来“自相矛盾”的奇葩生活方式,被冠上一个特殊的名字——

朋克养生!

想喝啤酒怕伤身体,

那就在酒里加几颗枸杞;

冰镇饮料对胃不好,

在嘴里多含一会儿就不冰了;

暴饮暴食会引起肠胃不适,

吃完嚼嚼健胃消食片;

熬夜熬到三点半对皮肤不好,

那就边敷面膜边熬夜;

半夜蹦完迪怕猝死,

那就地来一场夜跑吧!

甚至于,他们还总结了一个口诀:

川贝枇杷鸡尾酒,无糖雪碧黄瓜汁;

大哭之后喝盐水,破洞牛仔套秋裤;

威士忌里加人参,伏特加里泡红枣;

熬一会儿夜,闭一会儿眼;

抽一支烟少活五秒,笑一笑多活五秒,所以抽烟时一定要保持微笑。

在年轻人养生界,枸杞更是当仁不让的“一哥”。

在微博上,搜索“保温杯+泡”,你会发现年轻人保温杯的默认含枸率已经高达99%,达不到养生KPI的薄荷柠檬水果干,早已被开除泡籍。

在他们的世界里,万物皆可泡枸杞,他们甚至恨不得自己变成一个人形枸杞。

在少数年轻人眼里,枸杞是视觉毒药,也是精神解药,一口闷完就能从ICU回光返照,立刻出院继续加班。

现在还流行蹦养生迪,年轻人在蹦迪时,自以为在身上贴满膏药补丁,健康就没有漏洞。

年轻人对养生的理解,就是餐桌能量守恒,视青菜为养生正能量,只需一口就能抵消油腻食物的健康负能量。

在半夜沉迷刷微博、疯狂加班996、边蹦迪边看日出后,年轻人摸着越来越斑驳的发际线,终于在被油腻中年支配的恐惧下,开启了一场大规模青年抢救式养生运动。

在这种略显浮夸的朋克中,年轻人试图让日益衰老的身体和放荡不羁的内心和解,图得一个心灵上的慰藉。

2

90后成为养生主力军

一个更令人惊诧的现实是,年轻人“花式养生”的背后,90后已经成为了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

10月23日,中国青年报数据显示,保健品市场已经“变天”了——

购买保健品的主力军不再是中老年人,而是90后,占比超过了25%。

今年,第一代90后正式步入30岁,进入了“而立之年”。

在这批90后里,有的人已经站稳潮头,而有的人还在苦苦挣扎,茫然无措。

各种压力一齐涌向这批90后时,健康成为了最先被牺牲的那一个。

秃头、肥胖、失眠、耳鸣、便秘、视力减弱、免疫力下降……

年轻的灵魂附上日渐疲惫老化的身体,保健品商家立刻敏锐地发现了商机。

睡觉失眠?来瓶褪黑素;

皮肤不好?快补胶原蛋白;

便秘排毒?买盒酵素;

视力减弱?快补蓝莓籽;

想要美白?葡萄籽当仁不让。

据工人日报消息,2020年618期间,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眼部保健类产品销售同比去年增长4126%、蛋白粉同比增长751%、维生素类产品同比增长387%,其中95后、00后成消费主力,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26%。

2020上半年,来自日本的保健品牌芳珂在中国地区地区的销量同比大涨400%,远远超过了日本本土销量。这其中,90后功不可没。

在央视新闻上,一位90后每个月花在保健品上的费用超过2000元,按摩仪、泡脚桶、养生补品……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养生神器。

反观现在的许多老年人,退休以后,有钱又有闲,过得那叫一个——舒适。

现在的老年人,退休生活极为丰富,K歌、跳舞、旅游、拍抖音,甚至极限运动、医疗美容等,样样都来。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哈尔滨一位老奶奶,70岁时还过了一把跳伞瘾,从4000米的高空一跃而下。

这时候,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出现了——

年轻人活得像老年人,老年人活得像年轻人。

3

现在的年轻人,太难了

活得像个老年人,倒也不是年轻人乐意,实在是没办法。

根据丁香医生和《健康报》2019年初联合发布的《2019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90 后最关心的五大健康问题是:

1、皮肤状态不好

2、焦虑抑郁

3、肠胃不好

4、睡眠不好

5、脱发

就拿脱发来说,据财经早餐梳理,《90后健康养生大揭秘2019》显示,熬夜跟脱发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很少熬夜的90后中只有33.33%的人遭受脱发的困扰,而这一比例在经常熬夜的90后中上升到76%。

而爆肝熬夜背后,是逃不脱的996甚至007。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大佬们都在极力宣扬甚至赞扬996。

但作为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可能也大多不堪其苦,被迫接受。

正如一位知名抖音博主提到的那样——

“大家想象中的工资高、福利好、环境爽,那是在硅谷;加班、午休和奋斗协议,才是国内程序员面临的生存环境。”

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数据,IT通信行业不出意外地成为秃头的“重灾区”,“秃头程序员”的说法绝不是句玩笑话,尤其是男性码农,惨遭折磨。

这样的一批人,在长达十余年的996乃至007的摧残之后,到了35岁,顶着稀疏的头发,却大概率要面临被“优化”的命运。

总有更年轻的,总有更能熬夜的,新技术一出来,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得一起学习,这样一来,老员工的经验根本不值一提。更扎心的是,年轻人,还更便宜。

而且,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和高度细化的分工,很多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被优化后根本没有竞争力。他们曾引以为豪的“业界顶尖”的技能,离开大平台后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按照博主“三线文案大锅饭”的说法,以他们的工作强度,他们从进入互联网大厂到35岁被优化,这10年相当于别人30年,这样的高强度下,高血压、心脏病、亚健康是常态。

有人说,大厂工资高啊,拼这十几年,早就赚到几百上千万了,那不是财富自由美滋滋。

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太天真了。放在普通城市,这钱的确不少,但在互联网扎推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大城市(北上广深杭),看看房价你就知道,这点钱想要安家乐业,根本不可能。

所以,有一个互联网大厂HR曾对“三线文案大锅饭”说了一句极为扎心的话:

这些钱,就是给程序员回老家养老治病的钱。

辛劳半生,这群昔日最聪明的大脑,年纪越大反而越被动。

互联网大厂尚且如此,其他“打工人”的境况,可想而知。

养生和保健品,或许是这群年轻的“打工人们”最后的挣扎。

4

尾声

有人说,既然这么累,这么伤身体,年轻人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大城市、回到老家,选择更轻松的工作?

我想说的是,时至今日,大多数年轻人可能并没有太多选择。

30年前,浪潮涌动的年代,人人都有机会轻易地跨越阶级,哪怕你小学没毕业,只要来到深圳踩对了时代节点,你一样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这是风云激荡的三十年。

而如今,这样的机会真的不多了。哪怕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要么进互联网大厂,要么挤着进街道办,安稳反倒成为了第一选择。

对于普通人来说,阶层的上升通道,大大变窄了。但与此同时,由于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不仅没有变小,反而是大大增加了。

看着大城市遥不可及不断飞奔的房价,你除了继续996,也只能泡个脚、在保温杯里加个枸杞,保佑自己不要生病。

那么,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吗?有没有摆脱这种命运的方法呢?

唯一的方法也许是,选择那些生命力周期长的,哪怕一开始工资不高、但能给你带来持续养料的工作。通俗点来说,尽量选择那些“越老越吃香”的工作。

真正能让你走出这个泥潭的,就是选择、时间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