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原来5元能治疗好的感冒,现在50元也治不好?新农合到底咋了
最近,我看到很多网友说,原来5元能治疗好的感冒现在50元却治疗不好,实在是不理解新农合到底是一个什么套路。其实,农村合作医疗真正的是一个极好的政策,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讨论的前提是排除各种各样的非正常情况,各式各样的刁钻情况,要谈的就是很日常的生病就医,因此我们的讨论范围也定于最基层的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室。
关于这个问题,我先去找到了身边在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室的一线工作乡医,进行了解和沟通。首先乡医们对于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政策的评价是,好政策,绝对的好政策。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买药输液报销50%-60%;二、进药是从官方统一渠道进药,药品安全有所保证;三、统一的人员管理调动,统一的培训学习,保证乡医的施业的基本水平。农民看小伤小病的花费的的确确的少了。
但是为什么又会出现“5元就能治好的感冒,现在50也治不好”这种问题呢。我们先从乡医目前的工作和待遇情况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可能我身边的情况不能准确的代表所有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但是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是乡医的工资待遇,一千左右,没有养老保险,其中,乡医对于这份养老保险十分在乎,在我家乡的基层的乡医工作者中,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从业者,极少会有一部分三十多岁的,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当地乡村的本村人。在我们山东农村,这个年龄的人对于工作和生活上大部分的考究,都是养老这个问题,所以,养老金这一问题就十分的重要。
然后我们再缕清另一个问题,在进药的所有品种当中,有260多种药品是可以报销的药品,还有茫茫多不可以报销药品。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结论也呼之欲出了。多卖不报销的药品,可以有一部分合法的工资之外的收入入账。用这个角度来看问题,似乎可以解答“为什么以前5块可以治好的病,现在50也治不好”
但是我总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一个过于片面的假设,报销的药品中,常用的各种感冒药,消炎药等等类型的药品,几乎已经完全囊括了,5块钱能治好的小病。对于这些常用药,哪怕是农村五六十的大妈,也大概会懂这些常用药品的基本功能。相比较来说,去各家各品牌“大药房”拿药反而会拿到一些价格昂贵的药品,某些同种类型的药也是分不同厂家生产的,有些厂家的药价格相对高一点。而且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在“药房”拿药时没有用过医疗保险的报销,反而在农村卫生室,次次都报销,因为大部分农民看病都是报销的。
总的来说,因为时间空间上的种种不同,导致了许多的差异,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农村合作医疗,确实是一个好的政策。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