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怎样养生挺关键!听听专家怎么说
秋高气爽节黄金,天气渐凉须当心。
预防蚊媒染疾病,秋冻卫生换洗勤。
饮食调理防腹泻,养肺护胃强健身。
阳消阴长滋五脏,谨慎起居睡眠深。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之立秋
本期专家:张文风,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脾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胆囊炎等内科疑难杂症。
立秋的气候特点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这天。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秋”表示庄稼成熟。立秋时节,万物成熟收获,天地间的阴气逐渐增强,而阳气则由“长”转“收”。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候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候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虽然我国民间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各地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事实上,由于立秋常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此时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炎热,故有“秋老虎”之称。
立秋的养生要点
起居调养
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降水较多,天气也会转凉,此时要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添加衣服。尤其是夜间睡觉时腰腹要盖被子,以防受凉。此外,还须防治“空调病”,过度贪凉,会出现腹痛、上吐下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运动调养
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可选择慢跑、散步、球类运动等,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也可练“立秋七月节坐功”以养生,具体做法是:每天清晨盘坐,上体前俯,两臂伸直以撑地,两臂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含胸缩体,屏住呼吸,耸身向上,重心前移,稍停,还原。如此反复做 36 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 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 3 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 3 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 36 息而止。常做此功可补虚益损,祛腰部积气,改善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色无华、足外热、头痛、颔痛、眼眶痛、腋下肿、缺盆肿痛等。
情志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立秋后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心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形容万物丰收的景象)之气。
饮食调养
立秋节气因降水较多,湿气较重,饮食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可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
食谱推荐:菊花粥
【配料】菊花、粳米或大米、糖适量。
【做法1】将菊花去蒂,切成细末和粳米同煮,先用武火烧开,然后调制小火慢熬。
【做法2】将干菊花放入水中煎水,取水和粳米同煮,食用时可以添加白糖、红糖等。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开宇 张鹤 张添怡
编辑:于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