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药养生,才是真正的养生。启动人体自身发动机,打通人体奇经八

文 / 聚创天下
2019-03-11 15:00

历史上,家族传承能够久远并且一直兴旺的,有两个领域:书香门第和中医世家。

如果说只有一个领域,那就是文化。

为什么是书香门第和中医世家?因为自古以来,只有两大行业一直生生不息,教师和医生。这两个行业,一个是改变人的生命维度生命层次,一个是治病救命的。

无药养生,才是真正的养生。启动人体自身发动机,打通人体奇经八

人要获得向上的力量加持,迈向更高的社会阶层,智慧是第一位的。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读书几乎是突破阶层的唯一通道。

皇帝身边有三种人,一是宰相,是智慧的代表;二是御医,养生和治病的需求;三是武将,开疆拓土,稳定江山。

前两种人属文,第三种属武。

武将的家门,很难经久不衰,因为可能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往往成了文官斗争的牺牲品。历史上武将的结局大多悲惨。

有内涵传家久远的武术世家,往往比较低调,更注重文化的修养,俗称的武德。缺乏文化,就是莽夫。而莽夫在历史上都是牺牲品。

书香门第和中医世家,在古代本来是一回事。不知易不足以为良相,不知易不足以为良医。良相与良医,首先得是易学大家。古代读书人评价一个人有没有给后世留下作品,就看他有没有在易经上留下自己的笔墨。

范仲淹的人生理想便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是很多古代读书人的追求。古代很多读书人都是很有气节的,为官心存君国,不计身家。为医当悬壶济世,扶贫助困,治病救人。因为儒家经典就是提升人的心性的学问。现代人自五四运动以来,人们不再认真学习践行儒家经典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四书五经的经本,更谈不上去读去领悟了。

真正中医的境界,是以大道为根本,以济世救人为目的, 易、道、医、儒、法、兵均博通融汇,不拘一格。中医通,既可以带兵打仗,又懂得做人做事建功立业,还能治病救人。

现代人做官与学医的的初心可能就没有那么纯粹了,很多人做官是为了自己,为了家族,而不是为民做主。很多人学医人的初心也只是混口饭吃,觉得医生这个行业吃香。只有极少数人有为官理想和为医情怀。

无药养生,才是真正的养生。启动人体自身发动机,打通人体奇经八

一方面文化断层,一方面人心不古,物欲迷心,我们所学一切也都是枝叶末节,不入核心。

人们理解的书香门第以为就是一家出了几个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其实,学士硕士博士与书香门第没多大关系。书香门第,看得是从小家族传承中有没有传承老祖宗最核心的智慧,不是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历史政治物理。

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书香门第世家,应该属孔子世家。孔家后代,全球范围内大约有400多万族人,而且在各行各业大有成就者非常之多。

夫子家族的承传,得益于夫子本身与夫子背后的文化属性。

夫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德参天地道冠古今,他人性的光芒,穿越千年,依然照耀着今天的后世。“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除了孔家之外,其他大家族的传承,无一例外都是文化的传承。

再弱小的家族,一旦注入文化,将生生不息。再强大的家族,一旦背离文化,将瞬间毁灭。

但是文化如何爆发威力?需要能量的注入。没有能量的文化都是伪文化。没有能量,就算背诵了千经万卷,也仅仅就是死文字,仅此而已。无用。

中国文化都含有阴阳两面,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们所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这个道理。回归到文化本身,文化是体,那么什么是用?

体与用,可能不太好理解。

我们以人体为例,大脑为体,四肢为用。假如没有四肢,大脑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假如没有大脑,四肢就只是摆设而已。

我们以公司架构为例,健康良性的公司应该是,董事长为体,总经理为用。董事长是灵魂是战略规划,总经理贯彻董事长理念执行战略规划。假如一个人即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那么可以断定,这个公司走不快,也很难走远。

因为一个人是不可能同时思考,又能同时执行。以为自己能同时思考又能同时执行的,自以为牛B,其实很傻B。人不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能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中医是个例外,中医是属于体用一体。

中医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道”,又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医术。道术一体。

学中医,既是学文化,又是学医术。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里指的“中医”涵盖上医、中医、下医。

历史上任何时候,不管兴盛还是衰落,不管丰收年还是灾年,医者都有一碗饭吃,也受人尊敬。

不过当下的很多所谓中医从业者,称不上真正的中医。真正的中医,一定是道医和术医的结合。现在大多只是学了一些中医的医术,背诵一些汤头歌诀,对于五行阴阳河洛通晓者,万里挑一。

退一步讲,真正的术医,也少得可怜。民间倒是有不少高手。可是民间的很多高手,没有行医资格,相当于戴着镣铐治病救人。

这么多年,为什么中医大学培养不出的中医人才?最大的问题,在于教材的问题和教师的问题。

缺乏大师执教,当然不容易出高徒。中医的教材有一半是学西医,还有一半是为了多快好省拼凑的乱七八糟的教材,真正的中医精华只是选修课。其实一部《黄帝内经》能搞通,这就是超越本科的水平,《伤寒论》搞通就是研究生的水平。

前几天,我查询如何获得中医医师的证书,除了科班出身考试以外,还有一个通道就是师徒传承。这也算一个创举,对于想从事中医行业的人来讲,是好事情。古人学医,其实就是师带徒的模式。

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广西中医学院前几年也想搞一个师带徒传统中医班,可是突然发现,想学老母鸡孵蛋,蛋是找到了,可是却找不到老母鸡。这个班后来不得不流产。

学中医,要从娃娃抓起。

从小需要把经典背得滚瓜烂熟。四书是基础,然后《河图洛书》《易经》《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汤头歌诀》等。

把这些经典背到滚瓜烂熟的时候,再找明师指点,跟岗学习。这个系统流程下来,假以时日,绝对是顶级中医。

现在很多学生学习中医,没有中医经典的基础去学,学起来肯定是很费劲的,而且学不会,学不好。不用心,这辈子与顶尖中医是无缘的。因为中医也得童子功。

为什么要背诵?

就像当下很多人跟风学《易经》,就算是全中国最顶尖的易经大师教你,也没用。因为不去背诵,不去下功夫。只能听听义理而已。听完即忘。

老师的真正伟大的作用是指点,不是灌输。指点的前提是,你自己得有功底。学生没有功底就谈不上指点。没用功底,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累。

中医真正的价值,在于治未病。用时下的话来讲,叫养生。

养生不是吃保健品。传统的直销公司为了推销保健品,把保健品等同于养生,实在是对养生最大的误解。保健品有用吗?答案是,有用。不过真正养生用的药,是上药三品“精气神”,不是钙片,不是脑白金,不是蛋白粉。

无药养生,才是真正的养生。启动人体自身发动机,打通人体奇经八脉,身体从此畅通无阻。世上本无病,只是瘀和堵!

中医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修行方式。中医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中医文化复兴必定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排头兵。

我想让儿子从小打下学习中医的底子,识字以后开始背诵这些中医经典。虽然还不到时候,但是提前布局规划,作为爸爸提前切入,就算学不精通,但至少可以给儿子找到一条路径。

按照国外教育观念,父母没有资格为孩子做选择,父母只能引导与尊重。其实那是瞎扯。孩子在小时候没有辨别是非的时候,大人的安排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大人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眼界与辨别力,帮孩子做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