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重在养心健脾!四汤三穴位,助你轻松避暑养生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亦是夏天最后一个节气。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雨水颇多,暑热与湿重并行。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世界上萤火虫有两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变得闷热,雨水频繁,土地变得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
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了。
大暑养生
大暑养生,重在养心清暑,健脾祛湿
01
养心须“降心火”
心象火,旺于夏,失其令则心伤”。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心属火,火性热且向上蔓延,如同夏季热气蒸腾。心与夏气相互通应,是与心为阳脏而主阳气的特性相一致的。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人最容易心火亢盛,导致出现心绪不宁、胸闷不适、睡卧不安、头痛目赤、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痈肿疮毒、尿黄便干等上火状况,而气温升高,出汗过多又会加重人体津液耗伤,心阴虚者虚火更旺,而出现低热、盗汗、心悸不眠等状况。所以,夏季高温天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养心、降心火。
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心情自然平和、安静恬淡,是清心火的最佳途径。想要达到心静的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静坐
静坐可以收敛心神,放松身心,促进睡眠,使内心感到平静,烦躁郁火逐渐消退。静坐可以随时进行,时间可长可短,一般半小时即可睡眠不佳者睡前静坐非常有益。
2调整作息,睡子午觉
夏季最宜晚睡早起,白天不要太紧张忙碌,尽量轻松缓和,给身心减负。夏季睡子午觉最养心,分别是在中午和晚上的11点到1点间入睡,晚上在11点前入睡最好。中午睡的不要时间过长,半小时到一小时最好,睡子午觉养心调肝,避免心肝火旺。
3控制情绪,适量运动
在工作生活中控制好情绪,尽量减少过度的生气、发怒、着急、紧张等情绪,也可预防和缓解心火旺盛,避免出现“闷热-烦躁-更热-更烦躁”的恶性循环。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跑、器械运动等。应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或是下棋、画画、书法等可以舒缓情志的活动为佳。
4食疗药膳
夏季降心火、益心气可多食莲子心、小麦、乌梅、五味子、百合、麦冬、竹叶、西瓜、绿豆等。
莲子心
麦冬
乌梅
酸梅汤
食材:生山楂75克,乌梅50克,桂花10克,甘草6克;
做法:加水3升,浸泡12小时(过夜),大火煮开,文火熬煮2小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降心火滋心阴;
麦冬酸枣茶
食材:麦冬5克,酸枣仁5克;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宁心安神;
02健脾祛湿正当时大暑前后温度达到一年中的顶峰,其闷热程度也达到顶峰,雨水频繁,治未病科任小红主任提醒:此时是湿气最重的时候,人们非常容易受湿热邪毒侵袭,经常会出现胃口不好、大便黏腻、腹泻呕吐、口舌生疮、湿疹等症状,所以此时养生还要注意“避湿”,健脾祛湿非常重要。
1避湿3原则
避开生冷食物,坚持适当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食疗药膳
薏米小豆粥
食材:薏米20克,茯苓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50克,水适量。
做法:将薏米先炒一下,然后将其与茯苓、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成粥;
功效: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消暑的功效。
3
穴位点按
人体有三大健脾祛湿要穴,平时经常点按,对健脾祛湿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足三里穴
定位:位于外膝盖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
功效:每天点按该穴(双侧)各2分钟,可调理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阴陵泉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从三阴交穴向上推按至阴陵泉穴,反复推,找最痛点(即淤堵部位)点按,如果不疼了,就是打通了,多余的水湿就会顺畅排出。具有健脾祛湿、通利三焦的作用。
丰隆穴
定位:位于外膝盖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
功效:点按该穴(双侧)各3分钟,可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03
中医疗法,调理有高招
1
刮痧祛体内湿热
对于夏季心火旺,湿气重的您,不防试一下刮痧疗法,它是古老神奇而又简便的中医特色疗法,小小刮痧板在身体的特定经络与穴位上一刮,湿气与火毒尽去,降心肝之火,祛体内湿气,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