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就一定是得了肾病?别再自己吓自己
前些日子,一位同学发来求助信息,男性,25岁,在剧烈运动1天后出现全身浮肿,继续运动2天,去医院验血验尿一查,尿中蛋白3个加号,其余的尿素、肌酐、肝功、心肌酶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三个蛋白的加号把同学吓到了,凭着一点医学皮毛的知识,第一反应是“我这是得了肾病综合征了吗?”。我告诉他,首先不要着急害怕,现在立刻把运动停了,静卧休息,同时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合年龄、症状、病史,很有可能是一过性的尿蛋白。
1.什么是一过性尿蛋白?
是指暂时性或一过性尿蛋白指肾脏正常,一般由于发热、心力衰竭或脱水时出现暂时性尿蛋白。运动后也可有暂时尿蛋白排出增多,尤其多见于青少年长距离赛跑、游泳、足球、篮球等运动后,尿中蛋白一过性增多。
通常持续数小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此类尿蛋白于原发诱因去除后,尿中蛋白即可转阴,蛋白也很少超过(++),但当尿浓缩、尿比重为1.030时,蛋白定量可更高。
2.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呢?
指的是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测定24小时尿量,并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
具体做法:早上8点排一次小便,把小便留到一个大桶里,直至第二天的早上8点,为24个小时。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拿到医院去化验。
这项指标是判定肾病有无的可靠指标。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但是单凭一次高就确定为肾病也是不准确的,通常情况下,要反复做尿常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3.什么是肾病综合征呢?
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典型的表现被形象的概括为“三高一低”。
诊断标准是:1)尿蛋白大于3.5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3)水肿;4)高脂血症。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这位同学只是尿常规里出现了加号、水肿,尿蛋白定量没有测量,血白蛋白正常,很明显不具备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的蛋白尿是从哪里来的呢?
血液中的蛋白流过肾小球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进入尿液中的。当肾病综合征发病时,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炎性病变致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白蛋白就可以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目前已公认,蛋白尿是一种“内源性的毒素”,可以损伤肾脏、使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损害肾功能。
随后,该同学立刻查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复查尿常规,第一次稍高;随后休息了一周复查,全被为阴性。算是有惊无险。
肾病初期症状大都很隐匿,不容易察觉,一旦有明显的症状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所以一定规律作息、饮食,不要剧烈大负荷运动,多喝水,勤排尿,养成定期查体的习惯。一旦有指标异常,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