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 | 健忘和“阿尔兹海默”有什么区别?9条建议务必记牢、收藏!

文 / 丽肽美
2021-09-26 18:22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

对阿尔兹海默病,你了解多少?

很多人上了年纪会有健忘的毛病,

记忆力障碍(记性不好)

同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症状

不少人都心存疑虑,

到底该如何区分呢?

健忘和“阿尔兹海默”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01

老年性健忘&近事记忆障碍。

老年性的健忘表现一般是部分性的,经过提示能回想起来,而阿尔茨海默病的近事记忆障碍是完全性的,经过提示也想不起来,好像没有发生过。

02

无认知能力缺损&时间、地点、计算能力障碍。

老年性健忘不会伴有认知能力的缺损,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常伴有时间、地点、计算能力的障碍。

03

保持正常情况&冷漠无欲。

健忘的老人会保持正常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变得冷漠无欲,缺乏基本的情绪表现。

04

思路清晰&思维混乱。

健忘老人的思路清晰,有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思维混乱,语言贫乏,缺少健全的推理分析能力。

05

对记忆力不好很着急&没有意识到记忆力下降。

健忘老人常表现为对记忆力不好十分着急,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力下降。

06

有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健忘老人能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即便躯体没有疾病,也会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九条建议请记牢

《柳叶刀》最新报告呼吁各国乃至个人“拿出态度”来,制定一系列政策,做好个人生活方式改善,来一起做好痴呆症的预防。

该报告通讯作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Gill Livingsto表示,做好干预有助于预防和延迟痴呆症的发生,而这些干预尤其对中低收入国家人群以及非裔、亚洲人群及少数民族等在内的脆弱人群影响最大。他表示,还应该改善不同人群生活条件,通过创造积极和健康的社区环境来降低痴呆症风险,让锻炼身体成为常态,所有人均可有健康饮食,并尽可能减少酗酒。

为降低痴呆症的发生发展,新报告推出以下九条建议:

1.从40岁左右开始,收缩压应

2.听力受损者鼓励使用助听器,并避免高频噪音的影响以保护听力,降低听力受损风险;

3.减少空气污染和二手烟暴露;

4.预防头部受伤(特别针对高危职业及交通事故);

5.勿过量饮酒,每周饮酒不超21个单位(1个单位为10毫升或8克纯酒精);

6.禁止吸烟并支持个人戒烟(任何年龄段都获益);

7.为所有儿童提供小学和中学教育;

8.中晚年时要积极生活;

9.减少肥胖和糖尿病。

每3秒钟,全球就有1名痴呆患者产生。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万痴呆患者,预计到2050年将达1.52亿,其中约60%-70%为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但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还没有任何可以治愈或逆转的治疗方法。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预防的。

新研究报告带来新希望

《柳叶刀》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生命全程改善12个风险因素就可延缓或预防40%的痴呆症病例。这份报告由28位全球权威痴呆症领域权威专家牵头,基于2017年报告中9个危险因素,结合最新痴呆症预防证据进行分析而来。报告同期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20年国际年会上发布。

新报告中增加了头部受伤、过量饮酒和晚年暴露于空气污染3个危险因素,这3个新危险因素与6%的痴呆症病例有关。

其中,约有3%的病例归因于中年时头部受伤;1%归因于过量饮酒;2%归因于晚年暴露于空气污染。其他9个危险因素,即早年接受教育少、听力受损、吸烟、高血压、肥胖、缺乏身体锻炼、社会孤立、抑郁和糖尿病,则与34%的痴呆症病例有关。其中尤以早年接受教育少、中年听力受损和晚年吸烟“杀伤力”大,分别有7%、8%和5%的痴呆症病例归因于此。

浙大二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艳杏为我们谈谈大家关心的问题。

“如何能够预防、尽早地发现这些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对社会及家庭来说都很重要。” 陈艳杏说,阿尔兹海默病是一个隐匿起病的疾病,该病起病缓慢,难被发现,病情进展的过程有的人相对快些,有的人相对慢些,临床上不太容易早期被发现。及早的发现和预防能够减少一部分人的负担,可以提前安排自己的生活规划,同时能够通过预防的手段和措施来减少或延缓发病的时间和机会。

最近,国内某临床研究团队联合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制定了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循证预防国际指南。比如提到,65岁以上人群,应保持体重指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宜太瘦。有些患者出现认知问题后,饮食习惯也会改变,不愿意吃东西,不规律,就会直接导致体重下降。65岁以上人群,若出现体重减轻趋势,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陈艳杏参加了2019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当时在大会上就提出了几点:

从不吸烟、中高强度身体锻炼、轻至中度饮酒 (本来不饮酒的不需要 )、健康饮食、活到老学到老。

痴呆的危险因素

“柳叶刀特邀重大报告:关于痴呆的预防、干预和照护”的后续报告提出一个生命历程模型,表明可通过调节12种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或延迟全球40%的痴呆发生。

用心用爱是延缓的良药

陈艳杏说,在痴呆门诊中,对于每个患者她都会花至少20分钟和患者及其家属灌输改变生活方式的理念,对于大部分自制能力比较强的早期认知症患者来说,确实会体现出一些作用。

她记得有一位老年患者的女儿每天给母亲安排各种活动,早上陪老母亲写字,然后在家里的跑步机上慢走20分钟,下午陪着打牌。一段时间下来,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了,这对照护者来说是天大的幸事。

举个例子

一对中老年夫妇,觉得记性不太好,找到了陈艳杏。“这两三年来,我做后面一件事时,会把前面做到一半的事忘记,比如本来做着饭的,忘了,独自出门买菜去了。”先生姓张,刚退休不久,本该享受清闲的他却“健忘”了,他爱人也有类似情况,但相对较轻。一检查,张先生被诊断轻度认知障碍,认知量表29分(30分满分)。他爱人相对较好一些。

“改变生活习惯,半年后再来看我吧。”陈艳杏告诉患者,目前唯一的干预方法就是靠自己。回家以后,夫妇两人互相督促,看书读报,积极参加中强度的体育锻炼,比如快走。在家人的鼓励下,张先生还重新加入了合唱团,开始重拾社交活动。半年以后,两人的认知功能不但没有下降,甚至还有些许提高。

案例

“积极改变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唯一可以付诸行动的,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她常对患者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