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反复老不好,原因可能是这个

文 / 茯苓养生
2021-08-19 00:09

我们经常受到腰痛的困扰,常常累及腿部,痛苦不堪。而腰痛也经常被解释为运动系统疾病、外伤或是其他器官疾病。

为什么腰痛经常反复,虽然我们经过了各种各样的治疗,但是结果仍然是好转-发作-好转的无限循环,令患者懊恼不已。

而通过对腰部局部稳定肌的前馈系统的研究,会带给我们认识腰痛的一个全新角度,为患者从腰痛的魔爪中逃出提供了新的思路。

运动的本质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运动是受什么支配的。所谓运动就是在保持关节的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分布应力,在中枢系统的精确控制下,通过肌肉之间的协同工作,从而达到肢体和躯干的活动。

而在运动部位的局部下,身体通过深部稳定肌的下意识运动控制稳定我们的关节(前馈机制),随后身体表层运动肌根据需要开始运动,这就是 CNS双重运动控制策略

前馈机制

前馈机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基于视觉等主管心理预期因素实现的姿势肌肉活动的下意识中枢运动控制现象,具体表现为机体会预先姿势调整。前馈机制是一种具有独立反应的机制,有控制自主性;前馈机制又是随意运动控制的一部分,它的活动强度与目标动作的强度有明显关联。

身体前馈机制的意义是,当身体平衡和姿势稳定收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时,预先知晓干扰发生的相关信息,相应肌肉应对突发干扰的快速反应时间明显加快,肌肉活动的 反应强度减小,从而对突发的身体和姿势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应对,以维持身体的稳定性,并减少伤害。

腰椎的稳定机制

腰椎的稳定性是腰椎稳定系统活动的外在表现,由三个结构相对独立功能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通常其中某个系统出现亏损,可由其他系统加以代偿,当各个系统之间的功能无法产生代偿的时候,往往会对脊柱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这三个系统分别是:被动控制系统、主动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

腰椎的被动控制系统

腰椎的被动控制系统主要由锥体、椎间盘、椎间关节突、关节囊、脊柱韧带以及肌肉的非收缩性弹性等成分组成,在躯干前屈、后伸、水平旋转和侧屈到极限位置时对腰椎稳定性发挥主要作用。

腰椎的主动控制系统

腰椎的主动控制系统主要由腰椎稳定肌组成,后者指分布于腰椎局部和躯干整体部位的具有维持腰椎稳定性和实现腰椎保护的肌群。根据维稳功能的不同,主动系统肌群通常被分为位于躯干背部表层的和收缩力矩较大的整体稳定肌以及位于腰部深层的局部稳定肌两类, 整体稳定肌主要包括胸最长肌胸段、胸髂肋肌、腰方肌外侧纤维、腹直肌、腹外斜肌和部分腹内斜肌等,局部稳定肌主要包括腰部多裂肌、腹横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腰段胸最长肌胸段、腰方肌内侧纤维和部分腹内斜肌等。

腰椎的神经控制系统

腰椎的神经控制系统主要根据来自主动系统和被动系统的外周本体感受反馈信息,启动、协调和控制腰椎稳定肌的活动,实现稳定性控制。其主要的控制机制包括基于视觉等多种心理预期活动的下意识性前馈控制、基于本体感受信息的快速反馈控制和基于意识性活动的随意运动控制,其中以前馈机制对腰椎的稳定性起到了“预加固的作用”。

影响前馈机制控制的因素

前馈机制的影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姿势的干扰,衰老,疾病,肌肉疲劳

姿势的干扰

  • 不稳定的支撑面、足底支撑减少、视觉模糊等会导致自身对周边信息获取减少,会影响前馈机制的控制效应。
  • 不同方向的快速举臂运动
  • 不同的负载
  • 不同的速度
  • 干扰的发生是否可以预知

衰老

  • 随着年龄的增长,前馈机制对动作的控制效应会逐渐减弱。
  • 随着年龄增长产生的视力退化也对维持姿势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疾病

  • 疾病的疼痛对干扰或运动后果的认知改变了中枢神经系统对姿势控制的策略。
  • 一些疾病会破坏机体对姿势平衡性感知,使患者无法对突发的姿势干扰产生正确的肌肉回应,预先姿势调整产生延迟。

肌肉疲劳

  • 肌肉疲劳可引起中枢运动控制和运动单元收缩特性的变化,影响动作和姿势。
  • 中枢神经系统为了应对肌肉疲劳等情况,会产生类似预激活的功能性适应现象。

针对腰部疼痛的前馈机制控制训练

初级运动皮层机制的改变是引起腰痛患者脊柱稳定性控制策略变化的重要原因。对腰痛患者的研究发现,预激活的推迟与受试者对腰痛程度的认知有关,并在腰部痛感消失后依旧会持续一段时间,疼痛干扰了中枢神经对运动后果和腰痛程度的认知,从而改变了对姿势的控制策略,不正确的姿势又会加重腰部的疼痛,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研究发现,前馈控制可以通过对被控姿势肌肉和动作肌肉的预激活等生理机制,调制反馈控制反应模式,维系身体重心和姿势的稳定。

腹横肌的激活

  • 四足位最简单,俯卧位或半跪位也可以使用。
  • 在舒适的情况下,仰卧位(屈膝70-90度,双脚平放在垫子上)。
  • 尽快地让转移到坐位或站立位,这样有利于功能性的活动。

向患者解释躯干周围的肌肉,当腹横肌被激活时,肚脐靠向脊柱。

体表触诊:在髂前上棘的远端,腹直肌的外侧。当腹内斜肌收缩时,可以感觉到肌肉的隆起,当腹横 肌收缩时,肌肉是平的紧张。训练的目标激活腹横 肌,最小激活或不激活腹内斜肌。

多裂肌的激活

  • 患者呈俯卧或侧卧位,把拇指或示指立刻放在腰椎棘突的两侧。

  • 触摸每一个脊柱节段,在脊柱节段间比较,在每个节段两侧进行比较,检查多裂肌的激活情况。
  • 拇指或示指向内按压多裂肌,教导患者收缩肌肉,进行抵抗。

  • 辅助技术包括腹部真空收缩和收缩骨盆背部肌肉。

基本腰椎训练-强调腹肌的训练

level 1 激活核心肌群。尽量把肚脐把肚脐靠近脊柱,保持10s

Level 2:一侧下肢在垫子上,另一侧下肢弯向外侧。

Level 3:A,B,or C。一侧下肢在桌子上。

Level 4:A,B,or C。一侧下肢屈髋90度,用上肢辅助屈髋。

Level 5:A,B,or C。一侧下肢屈髋90度,不用上肢辅助。

Level 6:A,B,or C。两侧下肢同时运动。

基本腰椎训练-强调腰部伸肌的训练

患者在四足位,脊柱保持在中立位,患者眼睛直视地板或垫子,然后如图移动肢体。

进阶练习

(1)强调肌肉耐力:对于每个阶段的训练,若患者可以重复多次,且脊柱可以稳定的保持在中立位,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训练。

当患者可以重复训练1分钟时,增加负重,减少重复次数。

(2)使用外部工具:使用压力式反馈治疗仪。

(3)肢体远端负重:训练刚开始在矢状平面进行,然后过渡到水平面训练和对角线的训练模式。

(4)抗阻训练:使用自身重力,弹力带或滑轮系统进行力量训练。

(5)改变姿势:在坐位,跪膝位,站立位均可以进行远端负重训练。

(6)使用不稳定的支撑面:可以借助瑜伽球,泡沫轴,平衡板来增强患者平衡稳定能力。

(7)训练腰方肌。

课程指南:脑神经功能调节操作实践

本次系列课程共20讲

原价29.9,拼团价3.9,限时团长免费

支持试听,永久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