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场遭遇“假装健身”,30%健身卡或“休眠”,这1亿人骗了朋友圈?

文 /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12-18 09:04

12月16日,“1亿人在假装健身”话题迅速“抢占”新浪微博热搜榜。

“1亿人在假装健身”的数据,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原来,数据来源于某媒体报道,其报道称: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数据,除以中国人口13.9亿,得出我国28.78%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而用28.78%乘以阿里巴巴经济体中国用户总数9.6亿人,得出有2.76亿阿里巴巴的用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2.76亿与“4亿运动爱好者”之间有着1.24亿的差距,所以这1.24亿人就是“伪运动迷”,是“假装在健身”。

(截图自某媒体视频)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算法本身并不科学,“假装健身”的人数也并非简单靠算法就能准确统计得出。但该话题依然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不少信誓旦旦立Flag的人,买了运动装备依然很少运动,办了健身卡却很少去健身。

健身是门万亿大生意

据2016年体育总局与国务院分别颁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国内的体育消费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把全民健身打造成国家名片。

巨大的市场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首先崛起的是健身房市场。

1996年,出身于上海举重队,获得过全国举重冠军、全国健美锦标赛冠军的王文伟在上海开办了第一家完全仿自香港的现代化健身房——威尔士,自此拉开了连锁健身房在中国发展的序幕。

1999年,90年代初成立于香港、最早给国外体育品牌做代工、后来专注于游泳和滑雪装备制造的浩沙集团,正式推出连锁高端健身房,并在同一时间在三地五店同开。

2001年到2002年,国内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加州健身、健乐菲利斯、宝力豪等国际知名品牌进驻中国,力美健、英派斯等国内大型俱乐部纷纷成立。以北京为例,其2010年有大型连锁健身房529家,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飙升至1462家。

图表来源:《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

从《报告》统计来看,上海、北京健身房区域分布上高度集中,其中北京、上海俱乐部数量相当,在1300-1400家左右,上海工作室规模达到3556家,北京为3121家。

除健身房外,健身产业还延伸至器材装备研发制造、健身教育培训、专用服饰、健康饮食等,也催生出乐刻、超级猩猩、Keepland新模式。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商业健身市场规模已接近983亿元,近年来复合增速超12%。其预测,中国2020年经常参与锻炼人口占比将达39.2%,预计达4.3亿人。

图表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健身“睡眠卡”有几多

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随着国内健身房集聚增多,持有健身卡的人数在2018年也高达1742万人,每年增速稳定。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尽管不少人办理了健身卡,却基本处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状态,甚至后期则基本不去健身房。这一现象被业内称作“睡眠卡”(因未养成健身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后彻底放弃进入健身房,健身卡处于睡眠状态)。

广州某健身俱乐部教练王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所在的天河区棠下街道健身俱乐部针对附近2.5公里半径内的客户,大概有500名会员中,“睡眠卡”比例接近30%。“一些会员因为缺乏科学健身,以致后期很难坚持下来,一些会员打电话叫都不来。”他说。

作为典型的健身“睡眠卡”持有者,张小辉去年年初因价格优惠在该俱乐部办理了一张年卡,在前半年时间里前往健身房锻炼共5次,后半年时间再也一次没进过健身房。2000元的健身卡沦为“睡眠卡”,合计400元健身一次。

对此他颇为心痛,但平时加班比较久,几乎在晚上8点左右到家。“平时吃点东西就接近9点,累了一天哪有力气和心情去健身。”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亿人在假装健身”话题让他感觉大家都在“伪健身”,自己也就一笑置之了。

但实际上,这类“假装健身”现象,无论是对白领健康而言,还是对健身行业而言,都毫无益处。

有网友表示,“有人发誓健身减肥,可只是在假装健身、减肥,从未跑步锻炼、控制饮食,体重一直上涨;有人发誓学英语,可只是假装在学,背单词三天就放弃,半年后英语还是原地踏步……这些朋友圈式的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是在做无效的努力,骗得了全世界却骗不了自己。”

王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30%比例的“睡眠卡”,在同行中属于大多数。他对此十分担忧,因为社区健身俱乐部辐射范围小,客户固定,因此流动性小。一旦出现休眠卡,就意味着会员将不再续卡,健身房就损失了稳定的客源,对健身房的长期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