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运动,为什么别人瘦得比你快?

文 / Keep
2019-09-02 06:07

同样在运动、同样用 Keep,为啥别人都能月瘦十斤,就我反而变「沉」了?

看到这条微博的 Keep君 是委屈巴巴的。减肥这事儿吧,还真得看人,不同的人就算做同样的运动,减脂效果也并不见得完全相同。

例如:同样是跑 10 公里,体重 100 公斤的就比体重 60 公斤的人消耗得更多;同样是 20 次深蹲,身高 2 米的人就是比身高 1 米 5 的人消耗大。

不过,这些仅仅是影响燃脂能力的因素,我们不可能为了更高效地燃脂而去增加自己的体重,改变自己的身高当然就更不可能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燃脂能力包括力量、速度、心肺功能、协调能力、耐力等,对于运动 0 基础的人来说,他们的这 5 项能力尚处于仅能维持日常活动的水平。只要其中任何一项能力被开发出来,身体就会有变化,也就是说能燃烧更多的脂肪。

讲真,减肥本来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事,并不是「只有练 XXX,才能减脂」。

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任何一项运动,只要保持「热量的消耗>摄入」就能瘦,那是不是我一直跑步就可以越来越瘦?

别高兴太早,Keep君 强调了,这只是针对 0 基础的人而言的。如果只进行一种形式的运动,身体会在第 2-3 个月左右就适应运动的环境,这时候同样的运动就起不到「锻炼」的效果了,这就是很多人出现平台期的根本原因。

不仅仅是跑步,如果你一直练俯卧撑仰卧起坐、一直练同样的舞蹈也是一样。

这个时候,很容易想到的一个解决思路,就是应该增加强度咯?

增加强度确实能进一步提升燃脂能力,但那是次要的。我们在练跑步时,从跑 5 公里到跑马拉松,更多的是提升身体的「跑步能力」,而不是燃脂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从「跑步减脂」变成了「跑步训练」。

健身房力量训练也是如此,随着负重的增加,你的力量会越来越大,但体脂并不会越来越低。这就出现了很多力量举爱好者「力大如牛」,同时体脂率也很高的情况。

另一方面,某一项素质增强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会抑制其他素质。比如肌肉的耐力和力量两者调用的肌纤维类型并不一样。这就好比,马拉松运动员和健美参赛者的身型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那如何让「减脂能力」最大化呢?跑步有跑步的专项训练,力量有力量的专项训练,自然也有专门针对燃脂的训练。

减脂能力最大化的关键在于力量、速度、心肺功能、协调能力和耐力,这 5 项素质的平衡。我们不需要把其中某一项发展到极致,只要它们之间没有短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