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明知道“药健”伤身,但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在用?
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目的进入了健身房,有些人想要成为奥赛明星那样的运动员,有的人仅仅只是过来消遣一下,还有的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觉得在健身圈可以交到很多豪爽的朋友。他们涌进了健身房,给这个沉闷的空间里面带来了诸多的生机。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圈子里面突然风行了一种“做C”、“魔法增肌”之类的东西。许多怀疑主义者一看到大块头,就认为他们肯定是使用了非法的药物,看到比自己大块的人就忍不住想要去扒一扒他的底细,顺便来一句“块头越大,死得越早”。怀疑主义者的胜利,给被怀疑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后者根本就无法证伪。
在这之前,我写了很多文章,批判了健身圈中很多“用药”的行为,并且把这整个过程戏称为“药健”。许多人对我的观点表示认同,因为在黄金年代时期,那些健美选手们都拥有一副硕大而健康的体魄,而现在把目光转向健美比赛看到的仅仅只是一些身体四处冒肌肉的笨重家伙。但很显然,有些人不同意。
衡量一个人做某件事情对不对,作为旁观者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值不值得只能看当事人自己的想法。在整个中国,健美都是很小众的一项运动(也有人说他根本就不是运动),甚至直到几年前,中国才有人拿PRO卡。这并不代表说中国健身者很弱,说我们14亿人口都没有几个上国际舞台的。但很显然这种观点有点狭隘——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其实中国人在对待健美这件事情上特别理智。
在前几年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练得很少甚至是不练的人也可以通过注射类固醇来增加肌肉含量。人们突然醒悟过来,原来天底下真的有不劳而获这件事情。但这种不劳而获的成果实在是难以启齿,以至于它永远都是属于道德评价的最底层。
但科学结论却在西方国家被一些肌肉狂拿去真真切切的实践了。好的不学,尽学的坏处,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愿意为了更大的荣誉和社会知名度(当然这背后也少不了金钱推动)去铤而走险。如果你可以上ins或者脸书的话,你会看到很多的大块头,他们都在宣扬自己的一些“最新补剂”,具有神秘配方,或者是最“先进”的技术通通打包在一个小罐子里面。虽然他们并不是吃了自己研发的这些药而变成大块头(是的,他们也许是自然训练者,也许是药物健身者),但用自己的训练成果来推销一种产品,这样的方法见怪不怪了。
好在绝大部分中国人进行健身时,都仅仅只是把整个过程当作“强身健体”,一如我们的中国功夫初衷也仅仅只是强身健体,而不是制霸武林。也许在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我们就不爱争论那些“谁块头更大,谁更牛逼”之类的无聊问题,好好健身减肥,雕塑好身材,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我们国内健身者所在想的事情。
有一个问题,也许是众多健身爱好者都疑惑的一件事:网络上时不时的冒出一种新的增肌药物,他们的背后真的有一个很大的团队去研发吗?或者仅仅只是健身博主自己在厨房捣鼓出来的试剂?
其中的过程并不清楚,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些药物都是没有经过审核就上市的。也就是说,效果不能保障,以及副作由消费者自己承担。在美国,自由市场催生了一大批地下健身药物,它们确实有效,但却无限延伸了使用者的欲望。
由于怀疑主义者越来越多(因为媒体报道此类事情在不断的增加),那些通过自己勤奋练出来的健身者,也被打上了不好的标签。每个人都在很小心的呵护自己的健身成果,以及保护自己所在的健身小圈子,但一旦在某个人的照片中发现的一些蛛丝马迹,也许是和某位“名人”握过手或者是同在一张照片之中,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在圈子里的名声越来越不好。
对于普通健身爱好者和自然训练者来说,和药物健身者同处一个舞台这当然不公平。但更不公平的是,一旦变得强大起来,你的周边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怀疑主义者,他们无形中给了你压力,迫使你早早的放弃了这条路。
#真相来了#最后有一句话,借用最近热映的电影中间的一段台词,来说一下为什么有些人明知道使用不良药物会带给自己伤害,但却执拗的想要用:
我求求你别再追查类固醇了行吗?我练了三年,几百块钱的蛋白粉,我吃了三年后。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高效补剂,你们非说它是害人玩意。那补剂害不害人我们能不知道吗?那药才500块钱一瓶药贩子根本不挣钱。哪家健身房能不遇上个想打比赛的健身者,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都不想上奥赛舞台上遛一遛?你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收拾包袱回老家。我不想回去,我想追逐我的梦想。行吗?
(文:夏玩醇,首发:头条号《健身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