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该沦为学校的附庸

文 / 父母智库
2017-08-12 23:01

家庭教育不该沦为学校的附庸

[家校合作共育]

达成人生成功和幸福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这是二者的交集。二者的区别在于: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养育人性来达成人生幸福(兼顾人才的培养和人生成功),而学校教育则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人生成功(兼顾人性的养育和人生幸福)。

大约300年前,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为克服家庭局限性的消极后果,人们建立学校。但是,人们决不能因此而期望,学校包括了对人教育的全部内容;也决不能因此而期望,学校能替代父母、客厅和家庭生活的地位,能为心灵、精神和职业教育做必须做的一切。”

中国家庭教育走向了一个发展拐点,从学校教育的附庸转变为“新家庭教育”。其中蕴含着六大变化:教育空间从学校为主转向家校均衡,家庭再一次成为学习中心,家庭生活再一次成为教育主题;教育主体从一部分人转向全民;教育决策从老师、领导做主转向自己做主;教育时效从人生某阶段转向终身;教育重心从教转向学;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确定性被打破,教育更加强调交互性、互动性,不再是单向的灌输或输出。

家庭教育不该沦为学校的附庸

作者|陈建翔

(陈建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正在犯着一个严重的错误:许多家长和家庭教育专业人士把学校教育当作教育的唯一标准和模板,弃守家庭教育的独特属性和作用,不能按照家庭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来教育孩子,使家庭教育实际上被淘空、架空,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于是,学校教育呈现的是“教育过度”,家庭教育则表现为“教育失责”。

“唯学校是教”使先行家庭教育失去了自我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来是各有使命、各负其责的两大教育形态,长久以来却一边被double(加倍的期待、加倍的投入、加倍的负担),另一边则被严重削弱,自乱营盘,失守应有职责。

遗忘了自我存在,遗失了自我主体性,是目前家庭教育最核心、最关键的病症。它不能从理论思维的高度明确自身的使命和价值,没有按照自身的特殊规律来做教育;它把学校教育模式尊为不可动摇、至高无上的标准,主动加入、模仿、迎合、讨好学校教育模式,并将其简单移植到家庭教育中,使家庭教育依附于学校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价值。

这样的依附和迎合,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唯学校是教”的片面化教育思维里,造成一种“言教育必学校,言学习必课本,言成长必分数”的极端病态的教育生态。成千上万的儿童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双倍期待和压力而不堪重负,发展畸形化,厌倦学习,人格萎靡;成千上万的家长终日围绕学校的考试升学指挥棒疲于奔命,为督促完成孩子的每一篇作业而绞尽脑汁,对所有能够提高应试能力的培训趋之若鹜,对孩子的分数变化提心吊胆。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剧,也是中国整个教育的悲剧。当教育文化生态的多样性被否定之后,人性的丰富性也势必随之枯萎。说明悲剧的真相,解放广大的孩子,拯救广大的家长,倡导“新家庭教育”,迫在眉睫。

家庭教育不该沦为学校的附庸

家庭教育概念需要重新理解和定义

家庭教育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促使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概念进行全新的理解和定义,并且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进步动力。这个理解就是:家庭教育是基于家庭活动与家庭成长而展开的全民自我做主的终身学习和相互影响。这样的理念包括了六个要点:

1.基于家庭活动与家庭成长;

2.全民性;

3.自我做主;

4.终生性;

5.以学习为中心;

6.互动性,教育是通过相互影响和激发来实现的。

这样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家庭教育走向了一个发展拐点,从学校教育的附庸转变为“新家庭教育”。其中蕴含着六大变化:

教育空间从学校为主转向家校均衡,家庭再一次成为学习中心,家庭生活再一次成为教育主题;

教育主体从一部分人转向全民;教育决策从老师、领导做主转向自己做主;

教育时效从人生某阶段转向终身;

教育重心从教转向学;

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确定性被打破,教育更加强调交互性、互动性,不再是单向的灌输或输出。

“新家庭教育”凸显了家庭教育自身的地位与价值,家庭教育不再作为学校教育的附庸。这不仅会使渐渐走进死胡同里的现行家庭教育“翻转”过来,获得生命力萌发的机会,而且会给学校教育的改革以重要的启发。

新家庭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养育人性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之所以讲“不可替代”,主要在于家庭对人性影响的早期性、全面性和深远性。家庭教育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性的养育相联系。简言之,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养育人性来达成人生幸福。养育人性,是家庭教育的关键词,也是新家庭教育的特殊使命。

学校教育也要促进人生幸福,但它养育人性的功能不完备,它的两个不可动摇的目标和逻辑起点(大规模批量制造符合某种标准的人才、不断提高制造人才的效率)表明:它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人生成功的。培养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词。

达成人生成功和幸福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这是二者的交集。二者的区别在于: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养育人性来达成人生幸福(兼顾人才的培养和人生成功),而学校教育则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人生成功(兼顾人性的养育和人生幸福)。

历史可能发生再一次“翻转”

人类家庭教育的历史有几千年,它与人类文明的存在、家庭的存在相始终。全世界范围内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历史也就是几百年,它脱胎并服务于工业化模式,而工业化不会是人类永恒的发展状态。

大约300年前,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为克服家庭局限性的消极后果,人们建立学校。但是,人们决不能因此而期望,学校包括了对人教育的全部内容;也决不能因此而期望,学校能替代父母、客厅和家庭生活的地位,能为心灵、精神和职业教育做必须做的一切。”

在工业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必定发生重大改变。事实上,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课程慕课化”、“教材慕课化”的兴起,随着海量的知识产品(如公开课)等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终端平台进入千家万户,学校教育的部分功能,如广泛阅读的功能、自学的功能、研究的功能、内容鉴赏的功能,已经逐渐转移到家庭。家庭再一次成为学习中心,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而应该倒过来,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

他说:“学校永远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学校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教育手段而为世界服务。学校的最高目的只能是确保、提高家庭生活的能力并进行普及。学校的目的只能加强业已存在于家庭生活中的思考、爱和手艺能力的培养手段,并使之趋于完美,补充新的手段,使新手段同已有的手段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校使这种在客厅里发展起来的能力获得有秩序的延续、扩大、纠正和完善之时,便是学校真正得到每个好父母感谢和信任之日。”

家庭教育不该沦为学校的附庸

裴斯泰洛齐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固然,300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裴氏所倡导的以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模本”的相互关系也会发生“易位”,但是,谁又能保证300年以后,学校教育会一直独占鳌头,而不会发生再一次的翻转呢?

新家庭教育将深刻影响未来教育面貌

按照裴斯泰洛齐的理解,“如果公共教育对人类有任何真正价值的话,它必须模仿家庭教育的优点。因为我的意见是:假如学校教育不考虑家庭生活的情况,以及一切和一个人的普通教育有关的所有其他东西,它只会人为系统地阻挠人的成长。”

让自由、温馨、舒适、随机、生活化、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去模仿、追逐、迎合机械、刻板、僵化、通识化的学校教育,怎么说都是“逆天”的、不合理的,不符合人类进步的方向,是时代的深刻误解。

相反,机械、刻板、僵化、通识化的学校教育,必然要靠拢、适应自由、温馨、舒适、随机、生活化、个性化的家庭教育。

在未来一段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这两种人类的基本教育形态会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拥而舞。可以相信,获得独立地位和自我意识的新家庭教育,将深刻影响学校教育及人类未来教育的模式,二者的融合趋势,将造就人类教育的崭新形态。

(本文由编辑整理自 中国教育报 · 家庭教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