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过于纠结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需要关注!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心理体验,那就是纠结,我们在买东西时会纠结,吃饭时会纠结,甚至人生选择也会纠结。可以说,适度的纠结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它可以延缓我们的选择时间来进行更多的思考,但是,心理学家认为,纠结过度可能就会是一种心理问题了。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真正让你纠结的心理根源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进行选择时,实际上是意识与潜意识两种心理过程不断地循环取舍的过程;当我们选出那个我们最满意的答案的时候,那种我们所谓的感觉,其实就是潜意识最终帮助我们选择的结果。例如:我们在选择该买哪件衣服的时候,突然我们就有了答案,别人问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时,你说我感觉这个更好看,实际上,潜意识已经将你的审美、喜好以及心理偏好进行了很多次的匹配。
从心理过程来看,世界上存在两种种类的人比较多,一种是自我界限、价值观、社会准则比较清晰的人,还有一种则是价值观不稳定、自我标准比较随意的人。对于第一种人,纠结很少在他们的心理过程当中出现,因为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已经具备了判断的标准,而第二种人经常会陷入这种“无限循环”的选择当中。实际上,纠结看似只是一种选择过程,其实内在自我的不确定性较多。甚至,有的人会发展成选择恐惧症,也就是在选择中陷入过于纠结的心理痛苦当中,越是陷入这种痛苦就越会做出不理性的选择,而最终的后悔又会加重这种选择恐惧症。
在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过程当中,都少不了纠结、矛盾心理这一个关键因素;有的人在选择工作当中会考虑诸多的因素,例如:这份工作的待遇、自我能够得到的,有可能会失去的,哪些能舍弃哪些不能,一旦形成这种思维习惯,很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此往复,焦虑等心理问题便有可能会发生。
其实,在选择过程当中,我们与其专注于被选择的事物,不如先暂定一下回到自身,来看看自己内心中到底想要什么。有时候,我们不必过于纠结选择过程中的那些现实因素,物质因素,利益等等,偶尔跟随我们自己想要的,能让我们内心舒服的,才是最好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