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依恋”

文 / 怡心的海shu
2017-07-24 21:03

抱持的对立面是坠落,依恋的对立面是孤独、丧失。抱持往往是被动的,而依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为了降低焦虑而主动依恋某个人。与抱持的体验相比,依恋的体验是明确的,我们依恋于某个特定的人,并不再接受其他替代人,因而,对依恋来说,会有遭受丧失之痛和必然的悲伤的风险。正如抱持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我们注定要坚持那些本身就没有的根基的事情一样,依恋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我们必须依恋那些我们最终会失去的人,于是,对于丧失和被抛弃的恐惧,无论是无意识的还是模糊的,都始终使依恋带有阴影,当这种恐惧过于强烈的时候,它就会排除依恋,要求个体享受他所恐惧的孤独。心理学之“依恋”

图片源于堆糖

安斯沃思设计了“陌生情景测验”,仔细观察儿童的反应,并将其分为安全型儿童、焦虑矛盾型儿童和焦虑回避型儿童。安全型儿童拥有基本的安全感使他们有能力处理一些负面的感受,而不安全型的儿童则选择回避负面感受,通过被动性或者解离来回应透射性任务。婴儿期后的依恋超越了原始的、生物的基础,从一开始的寻求保护的亲近性转到寻求情感支持的心理接近性上。成年后,安全依恋的人不管他人在物理上是否和他们很接近,都会感到与重要他人的接近感。

回应会维持既存的依恋,另外,对回应的需求过大可能使一连对象感到负担过重并因此而退缩,因而,依恋对象是可以提供回应的,我们便会感到安全。在长时期得不到回应后,很多人发展出对抗依恋体验的防御方式——不去依恋就不会被丧失或者被抛弃所伤。心理学之“依恋”

图片源于堆糖

依恋系统的威力能够代替其他需求,甚至能够替代理性,因此,被暴力对待的妻子会回到打他的男人身边。很多成年人将依恋表达为:希望“属于”某个人的需求,他们希望被感到认领,作为另一人的所有物而存在。通过这种归属,一个人与存在链联系在了一起。依恋,其实源于我们对寻找来自拥有保护性的成人的亲近感的一种需求,但最终又独立于这种需求。这种需求使得个体将自己与另外一个人通过联结的方式获得可以缓和孤独感的归属感,这是一种生命交织,情感联结的感觉。

然而,依恋始终伴随着丧失的结局,我们依恋的人,终有一天会离开,那时我们将处在最为悲痛的悲伤中。因而,关于依恋的思考,依恋顺利运作时,只能窥见其半影,只有在丧失发生依恋被破坏时,思考才现其光芒。心理学之“依恋”

图片源于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