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当压力来敲门》连载7-压力对大脑的影响(4)
上篇 压力的科学
第一章 什么是压力?
—压力对大脑的影响(4)—
压力对大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部位:边缘系统(如杏仁核、海马),是指原始大脑结构,用来运行情绪信息并且传递给前扣带皮层,在压力下做出反应;旁边缘系统(如前扣带皮层)以及皮层(如前额皮层)。大脑中的杏仁核、海马和前额皮层包括前扣带皮层,是压力反应和调节压力反应的关键区域,也叫作大脑中的压力反应系统。前额皮层负责决策制定、工作记忆和行为控制;杏仁核对情绪做出反应,比如害怕焦虑以及恐惧;海马控制空间记忆和背景记忆以及压力反应下调。当杏仁核感受到危险或者压力源时,它会刺激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盐。准备行动,这种准备的警觉状态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如果这个状态持续时间过长或者过度,最终会导致人体发生疾病。
在严重压力刺激下,大脑中压力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杏仁核被迫变得强壮,同时,海马和前额皮层努力工作,试图调节杏仁核,它们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会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坏。杏仁核在持续的压力刺激下或者受到恐惧威胁的情况下,其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肿大。科学家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恐惧威胁,结果发现小白鼠大脑中的杏仁核发生水肿,即使在撤走压力源后这种水肿也会持续存在。虽然人类的大脑反应和小白鼠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在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另一个研究中,为这种假设提供了证据。研究中比较了有 1 ~ 30 年冥想经验的志愿者和没有冥想经验的志愿者的大脑核磁结果,发现前者的杏仁核是显著缩小。压力或者恐惧的威胁对杏仁核的这种影响和外伤类似,比如,我们的手臂上被割了一个伤口,伤口可能会感染并水肿,由于这种伤害我们肉眼可见,所以我们会贴上创可贴,避免沾水,甚至服用抗生素。但在压力下,这种伤口会出现在大脑中的杏仁核上,我们看不见,就不会加以注意,甚至会做出不当行为,加剧“伤口”肿胀,最终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脑科学的发展让我们逐渐了解到,压力对人类的影响更多的是作用在大脑上,而压力管理的核心也必然在对大脑的调节、训练和修复上。举个例子,有些朋友遇到事情,产生负性情绪(生气、焦虑、悲伤等),时间长了难以摆脱负性情绪或者总是产生负性情绪(爱生气、想哭、高兴不起来等),并形成了习惯(爱生气、悲观预期、拖延等),在这种情况下,心灵鸡汤和讲道理用处都不大,所谓“道理我都懂”,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就是做不到,明明知道后果却非要做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原因在于“伤口”出现在大脑中。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必须通过训练来修复,使杏仁核尽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才能说到做到。
心身疗法就是训练大脑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不结合这些科学的方法,就很难奏效,或者在短期内效果有限。举个例子,压力常引起的一个问题是失眠,其中有些人的失眠表现为,睡觉前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越不愿意想,想得越多,神经越兴奋。失眠的人常常抱怨已经很累了,但就是睡不着,白天的状态往往是头脑昏沉、精力不足,自己认为是睡眠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朋友,我往往会问他白天是否困倦,回答有肯定也有否定。对于肯定的回答,我会再问“白天是困还是累?”这时很多人才搞清楚,他们的感受是累、疲劳、精力不足,而并不是困倦。累是压力问题,而困才是真正的睡眠问题,像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这些人所抱怨的累的核心,并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大脑的疲惫。他们躺在床上什么也没干,身体处于休息状态,但他们的大脑并没有休息,甚至在飞速地运转着。如何让大脑真正地休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除了自然睡眠外,心身疗法是自主放松大脑,让大脑休息的最佳方法。
睡眠是人的本能,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就可以做到自然睡眠。而自主训练强调人为干预,是要在科学的指导下把精力用在需要的地方,强调学习科学的压力管理方法。自主训练不仅会使睡眠问题得到解决,整体健康也会得到改善。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