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抑郁症,不上学,家长一直在用“三个总想”和孩子交流

文 / 涛妈育儿领航
2022-03-14 00:19

很多家长不断地追问我:云尔老师,怎么才能让孩子去上学啊?怎么才能让他学习啊?怎么才能让他去工作啊?怎么才能让他不再天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啊?

其实,家长在提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内心是不接受孩子有心理疾病这个事实的!一个健康的人是很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的。而一个思维和认知扭曲的人是不会接受别人的建议的。

而如果你总是想着用正常的思维和认知与一位有心理疾病的人交流,那说明你的问题就挺严重了,就像你非要让糖尿病病人吃糖块,非要让肝硬化的人喝白酒一样。

这么多年来,我接触和指导了很多家长,发现有些家长其实问题要比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他们不断违反“三不原则”,用“三个总想”来支配着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导致孩子和自己的关系紧张,孩子拒绝和父母进行交流沟通。

什么是“三个总想”?总想纠正孩子的错误观点,总想说服孩子听你的话,总想让孩子尊重你而却不想你是否尊重孩子。

先来说说“总想纠正孩子的错误观点”。

琳琳说:我不想上学。

妈妈急了:你不想上学,干什么去?你什么也不会,将来喝西北风吗?人家别的孩子都去上学,你不上学丢不丢人?别人会怎么说你?再说了,将来人家都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而你呢?连个高中都没上完,能做什么?

琳琳不再理会妈妈,妈妈再说话,她就把门一关,在屋里不出来了。妈妈是干着急没办法。这就是欲速则不达。你越是想纠正她,她就越和你背道而驰,后面的工作你也别想做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提出不上学的时候马上要想纠正孩子:你不上学将来能做什么?其实,我们想让孩子知道,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需要通过上学可以实现。当然,没上过高中和大学的人一般来说也不会饿死。我也并非都支持孩子不上学。但是,你的说法是有问题的。

琳琳的妈妈也是思维惯性导致的,因为在琳琳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已经习惯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观点”。而琳琳也已经习惯妈妈的这种做法,她当然也是习惯于无声的对抗妈妈。

琳琳的妈妈应该怎样回应琳琳提出不上学这个问题呢?

我在指导很多家长处理孩子不想上学的这件事上都是让家长先同意孩子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顺势而为。

妈妈说:可以,不想上学,那有什么原因吗?

琳琳说:没什么原因,就是不想上。

家长要知道,每一个不想上学的孩子,都是有各种理由的。你先不要着急地问原因,先让自己和孩子都冷静下来。要知道孩子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妈妈说,那明天我给张老师请假吧。

在这种情况下,琳琳和妈妈都能冷静理智地交流问题。同时,妈妈在和张老师请假的过程中,也可以向老师了解在校情况,为进一步引导孩子做好准备工作。

再来说说“总想说服孩子听你的话”。

张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手机,甚至吃晚饭也要拿着手机,一直看到晚上八点多,才胡乱地应付一下作业。我们先不管之前张萌是怎么形成的这种不良习惯。先看看张萌的爸爸怎么样去说服张萌的。

爸爸说:萌萌啊!这是我第386次说你!你能不能先把手机放下!先吃饭,吃完饭先把作业做完行不行?要是觉得闲得慌帮你妈妈把饭桌收拾一下,帮你妈刷洗一下碗筷!

张萌一翻白眼:我才不管呢?你怎么不去帮忙?

咣当一声把门关上了。

张萌的爸爸说了386次,一次也没管用,那再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而王涵同样回家玩手机,王涵的爸爸就不是这样说。

王涵爸爸说:涵涵,看的什么玩意这么入迷?

王涵说:张萌今天给我介绍了一款游戏,还真好玩。

爸爸说:有这么好玩?我看看?哎,还真不错。先吃饭,吃完饭我和你一起玩。

吃饭过程中,爸爸说:你不是说张萌不上学了吗?

王涵说:是啊!她天天完不成作业,老师原来是天天批评她。现在也没办法了。她不学习,上不上也无所谓,去了也不听课。

爸爸说,这么小的孩子,天天在家干什么?

王涵说:就是天天玩游戏呗?

爸爸说:你对游戏怎么看?

王涵说:我对游戏没有瘾,玩半小时让自己放松一下,也为了和其他同学有个话题聊。

爸爸说:快吃饭,一会我也玩一把。

同样的孩子玩游戏,不同的家长,处理方法不同,当然结果也不一样。

当然了,你的孩子已经沉迷其中,和张萌类似,那你就要费点脑细胞,改善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之后,再去考虑引导孩子。

第三条:总想让孩子尊重你而却不想你是否尊重孩子。

说道家长尊重孩子这条,就又让我想起了“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

出现问题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因为家长的溺爱,把孩子宠坏了,家长和孩子失去了公平。有一句话非常形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在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候,只要一哭一闹,家长马上就会满足孩子,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总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懂事了就不会这样了。这下子可好了,30多岁还是这样。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的孩子购物无底线,用的不用的想买就买。有的孩子一个月能买十几件衣服,一个月买一个名包。当然,这需要家里有这个能力。还有的孩子玩游戏一个月几千甚至几万,一个打工族也支付不起。可是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只要家长稍微显现出为难的情绪,孩子马上要跳楼,要么就是割腕,这种闹法一直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

另一个极端就是孩子在家没有发言权,一切都是家长说了算,小的时候还行。具体说来就是小学一二年级还行,还没有那么复杂的事情。

孩子到了三年级,就开始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出现攀比,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亦或是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心理上开始出现一些困惑。而这个时候恰恰家长不能用一个平等的态度来面对孩子,不能走进孩子心里,做孩子的知心人来引导孩子,而仍然用控制孩子的手法来教育孩子。

江小鱼的同桌李梦是个富二代,天天一身名牌,书包里各种高级零食都是满满的。每次江小鱼给妈妈说李梦的衣服和零食的时候,妈妈就说,小孩子要学习,光讲究吃穿没出息。而且李梦自己又不挣钱,都是他爸妈给的。你和她比一比学习,别天天比这些没用的,没出息。

有一次李梦给了江小鱼一块巧克力,对她说,这是我和妈妈去瑞典的时候买的。江小鱼尝了尝那块巧克力,确实好吃。回家后就给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一听非常生气,这还了得,这样下去我家小鱼非让这个李梦带坏了。于是,妈妈就给班主任联系,让江小鱼和李梦分开座位,这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

老师一调座位,江小鱼马上就知道是妈妈给班主任提出的要求。李梦问江小鱼:肯定是你妈妈让张老师给我们调换的座位。她是不是在家说不让你和我玩?学习好有什么用?你妈妈当年学习好,到现在能挣多少钱?看看,我妈妈当年学习不好能带我世界各地去玩。我才不累心拼命学习呢?你看你把眼睛都学近视了,也穿不起我买的衣服。

江小鱼回到家就开始质问妈妈:是不是你让张老师把自己和李梦分开的?妈妈对江小鱼又是一顿教育批评。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乖乖听话的小鱼不见了,眼前的小鱼怒不可遏,把门一摔,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门了。任凭妈妈在外面怎么说,小鱼一声不吭。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江小鱼最后就不去上学了,除了天天抱着手机聊天玩游戏,和谁都不说话。爸爸妈妈到现在也不明白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孩子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江小鱼的爸妈想要引导江小鱼走出这个困境,必须要改变这种主导孩子人生的做法,必须从尊重孩子开始,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现在的孩子你必须把她放在一个超越你高度的平台上来对待。你千万不要把孩子看做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一年级的孩子玩手机,上网,什么明星,电影,歌曲,甚至天问一号,中国天眼,航空母舰,太空舱,什么火星探测,好奇号。向孩子学习吧!让我们跟着孩子一起长大。

再次声明:云尔老师不属于任何一家咨询机构,不与任何人合作,没有助理,不主动添加任何人好友,不主动给任何人留联系方式。在你咨询我之前,请一定视频确认是否是我本人。

因为每天私信我的人太多,我无法做到每一个人都详细回复。你一定要学会私信我。

用真爱读懂孩子,用智慧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具体到你的孩子,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各大平台等着你!

用最容易听懂的语言,讲解深奥的心理学道理。

好了,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我是云尔,欢迎您继续收看“人人都要懂点心理学”,感谢你对云尔老师的信任与支持,别忘了点个赞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