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不见阴影下,无数个女孩将塑料管插入自己的胃中…
呼隆隆……卫生间传来了冲水声。
和以往不同,这次的声音似乎格外畅快。女孩儿面露憔悴,却又带着一丝满足,从昏暗的光线中脚步踉跄着走了出来。
“我生完了,”女孩打开微信群说到,屏幕的光泛在脸上,愈发显得惨白。

翻看历史记录,大多数都是各种美食照片,充斥得满满当当;亦或是夹杂着各种字母、代称,晦涩难懂的聊天信息。


看到这,或许会以为这是一个宝妈交流群?
回到聊天页面,群名“潘多拉的魔盒”映入眼帘。

去年底,一则#暴食催吐管在电商平台公开售卖#的新闻上了热搜。一种塑料催吐管被冠上“兔兔管”、“仙女管”这样的称号,悄然出现在网络上。

时至今日,虽各大电商平台早已屏蔽了搜索关键词,但“暗网”已然潜伏在水面之下。
圆圆在某电商平台购买催吐管后,收到一条短信,引导添加店主私人微信。操作后,被拉入上文提到的用户群——“潘多拉的魔盒”中。

几天后,她收到了商家寄来的催吐管。尽管被称作“兔兔管”、“仙女管”,但它的包装却与这份少女心毫不相干。


普通的塑料快递袋中,三根材质不同、直径和长度不一的软管被黑色垃圾袋随意包裹着。还未拆开,就已经闻到浓浓的劣质橡胶味,经久不散。
仔细观察其中的PVC款,透明的管身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褐色杂质,即使用流动水也很难将其彻底冲洗干净。

我们将其送检后发现,这款号称食品级的PVC软管,邻苯含量高达16.4%。

其DBP含量超出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标准,最大使用量5%的要求,超标3倍之多;同时也超出欧盟法规要求164倍。


提起邻苯,关注老爸评测的小伙伴应该并不陌生。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反复提及,邻苯中的环境雌激素可以通过手口接触,迁移进入人体,干扰内分泌系统。

而这根长达近70cm的软管,会通过咽部被插进食管和胃部,从而起到“理想化催吐”的作用。
卖家宣称,软管催吐可以避免胃酸返流,灼伤食管。然而,食管并不是完全畅通无阻的,它具有三处生理性狭窄。

非医护人员操作,很容易造成食管壁损伤,甚至造成胃出血。

由对比图可得知,这种未经灭菌消毒、没有包装、非一次性使用、非医疗器械,所谓的“催吐管”,本不应该用来催吐,更何况是作用于人体?

对于圆圆来说,每次打开群聊,仿佛是被随机传送到了乌托邦或是地下城。
在这里,有人分享自己的一日三餐、便宜又好吃的零食、有趣的综艺节目……当然,还有饥饿、节食、催吐、买管……
群里的女孩子们大多还在上学,十几、二十岁的年纪。从外表和日常生活来看,她们似乎与身边的女生并无不同,或许还是人群中更为“自律”的那一个。

她们对体重变化格外关注,尝试哥本哈根等减重方法,以标准体重范围来看,她们甚至称不得一个“胖”字……
在她们青春阳光的外表下,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或许那是一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才发现,她们有着共同的名字——神经性贪食症患者。

神经性贪食症,又名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据报道,进食障碍的发病在国内还处于增长期。患病人群普遍呈现年轻化、低龄化,患病高峰年龄为13~18岁,90%~95%都是女性。
青春期,正值自我意识二次飞跃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在少女感、蚂蚁腰、BM风这些“白幼瘦”病态审美的催化下,她们变得格外关注自己的体态变化,愈发努力地向社会审美靠拢;

在胖就是懒、懒就是不自律这些社会舆论对“胖”的攻击下,她们更是严格给自己划分了胖瘦界限,为自己的体重感到自卑,为自己的“不自律”感到羞愧;

在吃播、大胃王、网红瘦身产品等商业营销的运作下,她们从看别人吃东西感到解压,转变到自身情绪化进食,最终走向失控……
打开潘多拉魔盒,必然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当她们通过食物来获得安全感,通过咀嚼来获得愉悦感时,私以为自己是掌控者的角色。
殊不知,当食欲战无不胜时,亦可将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贪食症患者除了反复发作的暴饮暴食外,她们会通过补偿性行为来避免体重的增加,如清胃和非清胃行为。

在催吐人群中,她们拥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
她们称自己为“兔”或者“兔兔”(谐音:吐);用“生”代替“吐”;催吐行为被分为三级,分别用sd(手动)、cg(插管)、zr(自然)来表示……

建立这套话语体系的背后,正代表了贪食症患者的生存困境:误解与偏见。
对于普通人来说,吃东西,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人们很难去想象,为什么有人无法控制自己吃什么、吃多少。

甚至有些患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生了病,也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这种不理解最直接的反馈,则是来自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
作为父母、伴侣或是网络上的陌生人,在面对贪食症患者时,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
正确的认知
对贪食症患者来说,他们所承受的痛苦远远超乎常人想象:一边吃一边哭,想停却怎么也停不下来;躲在没人的房间里,偷偷吃、偷偷吐;吃下去的每一餐,都要想办法在3个小时内吐出来……


发胖、压力、暴食、崩溃如同莫比斯环一般,无限循环往复,让贪食症患者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暴饮暴食后的自卑感,甚至是自我厌恶会瞬间淹没她们,乃至产生种种抑郁、焦虑、暴怒、厌世等负面情绪。
她们大多数有着完美主义倾向,表面独立坚强,实则内心脆弱敏感。欲望把这些人捧到顶峰,又重重地摔落谷底。

在不了解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进食障碍患者是自作自受。在点开进食相关超话你会发现,没有一个患者是自己想要得病的。
理解和包容
真正的理解离不开有效沟通,而有效沟通的前提则是聆听。在有需要的人的面前,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给予正面反馈。
告诉她们,有欲望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帮助她们共同找寻那些被自己所忽视的“根因”,学会与欲望、自我和谐共处。

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改变的过程,不要轻易地否定她们,而是去鼓励每个点滴的进步。
让她们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被关心的、被爱着的。在治愈贪食症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她们并不是独自一人。
有效的帮助
如果你身边也有人患有进食障碍,请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她们,更不要对别人的痛苦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甚至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试着告诉她,我是可以陪你一起吃饭的人。吃多、吃少、吃什么都没关系,别去在意热量和饭量。为每一餐饭营造仪式感:荤素搭配、用好看的餐具盛放、选择舒适放松的环境……

可以通过阅读《暴食症康复指南》、《与进食障碍分手》、《悦食悦己》、《别让饮食折磨你》等相关书籍,从专业客观的角度看待自身的处境,与自己和解。

最好能够鼓励和陪伴对方去正规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寻求医生专业的帮助和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到与自身情况匹配的治疗方法。

他人即地狱,正如英国学者罗伯特·伯顿所说:“所有这些疯狂皆源于我们自己,但最能使我们遭受重创的还是他人。”
你散发的每一丝善意,都将成为一束光,照亮他人,也温暖自己。而这一束束光,汇聚起来,终将成为她们关上“潘多拉魔盒”的勇气和力量。

也许我们正在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和坎坷,但请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值得这世间一切的美好。
没有一个冬天无法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到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让我们相约,与这世间所有的欢喜撞个满怀!



参考文献:
1.兰迪•E.麦凯布. 暴食症康复指南[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
2.陈清刚. 进食障碍与社会心理因素[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011):1053-1054.
3.张卫华, 张大荣, 钱英. 进食障碍患者的异常心理特点[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020(009):596-599.
4.GB 96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5. 欧盟REACH法规 (EC) No 1907/2006 附件 XVII
■ 不强迫所有人认同我方观点,请勿道德绑架
■ 不强迫任何人根据我方观点进行产品选择
■ 文章内容均有真实数据支持,只为自己代言
■ 不接广告,不接赞助
■ 欢迎各方观点碰撞,结论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