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决定他们的未来能否获得成功

文 / 佩佩课堂
2022-03-12 09:22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绍了0-6岁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小学教育#的问题。也就是6-12岁学龄期儿童的培养问题。

一、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6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基本的思考能力,也已经可以独立的活动,并且和父母、兄弟姐妹有了一定的社会沟通能力。在6岁之前,儿童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的整个世界就是家庭、家人,可能还包括幼儿园或早教中心的幼师和玩伴。

6岁就是进入小学的年龄了,这时儿童的社会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老师和同学、同伴对儿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父母的影响力则下降了。

进入小学之后,在班级的环境下,有了集体的意识,和同龄孩子的竞争开始了,这是儿童第一次有机会与别人进行比较,第一次在家庭以外的成年人(一般是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玩耍。

因此,小学老师对于儿童的成长变得至关重要。当然还有家长的参与,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和国外大不相同,我们的家长是高度参与儿童小学教育的(这和初中高中不同,因为那时家长已经缺乏能力去参与孩子的教育了。)。

这时,进入一二年级的儿童,通常要完成的个人发展目标就是完成学业和生活任务,以努力证实“自己已经长大”。而这也符合老师和父母的期待。实际上,这时主要是老师和父母在引导儿童有完成任务的意识。无论是专制命令式的说教,还是循序诱导式的沟通,他们都会努力给孩子灌输:完成学业、完成各项任务才是好孩子。

而儿童在这一阶段也有一种独立完成任务的需求。他们不仅会为了证明“我自己能行”,而且逐渐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样老师、父母和儿童的需求就初步达成了一致,他们此时都希望儿童去完成某些事情。比如一年级的学业、家庭劳动、社交礼仪等等。随着儿童学习能力、专注能力的不断增强,他们能选定花费时间更长、难度更大的任务,并且乐于完成任务,这样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就进一步增强。

因为和同学、同伴的深入交往,他们逐渐学会了团体合作精神,能够知道公平意味着什么,以及怎样做才能被社会、团体所接受。

二、成就感和自卑感的冲突

通过努力完成各种任务,儿童将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也就是成就感。成就感将促使儿童更加积极地去完成任务,而这种积极性就是勤奋感。勤奋感和成就感是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之前的文章我们提到,孩子在婴儿期建立了信任感,在幼儿期形成了自主感,在学前期形成了主动性,那么,儿童在学龄期需要的就是不断的完成各种学业和社会任务,为了确保学业的成功儿童将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以扩展对世界的了解。也就是说,学龄期的基本任务是获得勤奋感成就感,即设定目标然后完成目标的循环。

这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当然会带来勤奋感、成就感,并使儿童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感觉。但如果任务失败了,则会造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自卑感,这种感受可能会阻碍儿童未来的学习。

但是,老师和家长有没有思考过?

这种“失败”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可能仅仅是没有达到自己或父母、老师等人所确定的标准而已。如果儿童没能达成这一标准,就会产生自卑感。实际上这种自卑感对应的不是那个标准,而是他们没能满足父母、老师的期待。

三、体验成功,而不是指责失败

这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指责他们没能完成任务。而是应该千方百计地给儿童提供机会,不论是降低任务标准,还是教导正确的方式方法,都要达成一个目的。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就感,培养出自信而不是自卑,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保持勤奋感和创造性。

当今社会早就从过去单一的科举式教育变为了多元化教育。当我们在谈论个人发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时,一个最常被提及的词就是“接纳”。

实际上,在儿童身上也是一样。儿童的能力确实有高低强弱之别。不论教师怎么做,到小学结束(也可能更早)的时候,学生自己都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是强是弱了。

然而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当学习差的学生自知永远不可能成为班级明星时,他们把学习的价值看得多重?他们是否会把应试教育的结果看做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对儿童的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这涉及到儿童的自我概念自尊的建立。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未来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成就的二个重要方面就是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发展,而这两方面的发展明显地受到家庭、学校中的经历以及周围同伴的影响。

四、塑造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自尊

自我概念是我们对自己的优势、弱点、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感知方式。自我概念虽然从儿童一出生就开始发展,并逐渐受各种经验的塑造,但6-12岁学龄期将是至关重要的时期。

自尊是指我们怎样评价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在6-12岁的学龄期儿童的思维方式变得不那么具体,而更具有抽象性:这种变化也明显地体现于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

3-6岁的学龄前期的儿童总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物质特征来描述自己,比如高矮、性别或者所拥有的物品。而到了小学低年级,儿童描述自己时开始关注更加抽象,内在的特质,例如智力、友善。

他们也能区分个人的、内在的我与公开的、外在的我。尤其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在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儿童更多地关注意图动机,而很少关注客观行为。

在学龄期,他们开始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已。学龄前儿童描述自已时可能会说:“我喜欢画画。”而几年以后,她可能会说,“我比小明更喜欢画画。”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龄期儿童主要通过社会比较来学习社会规范以及各种行为的合适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倾向于利用社会比较来评价和判断自己的能力。

根据社会比较所得的信息来评价自我的年龄,正和学业好坏和自尊发展的年龄相一致。

学龄期的儿童大都会对自己作出高度积极的评价,而这种评价与学业成绩以及其他客观因素无关。就是有些儿童会上托儿所和早教中心,他们也不会认为学业不会就是不好,而是根据和自己的亲密关系程度判断好坏。

但是,到二、三年级时,学习困难的儿童就倾向于产生较差的自我概念,并开始了螺旋式的恶性循环。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的儿童很容易形成消极的学业自我概念,以后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继续有较差的表现。同时,他们将会带着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价值的否定,步入青春期阶段。

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父母、学校甚至全社会对于应试教育取得的成绩,是否能够代表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每个人,包括学生,他们是否都具有平等的价值?平等的价值难道就一定意味着他们要有同等的能力吗?

有些学生擅长阅读,有些学生擅长数学,有些学生有体育特长,还有些学生有艺术天分。

但事实是,社会普遍认为,只有语数英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而这就给孩子们留下了自己的价值比别人低的印象。

这种不公平的应试教育竞争以及刻板地按这种能力进行区分三六九等的错误观念,只会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和自我概念。

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没有必要假装所有的孩子都同样擅长语文和数学。但是,我们至少要认可学生的进步,而不是通过比较出来的能力水平。我们要表扬学生们付出的努力以及能力的提高。我们始终认为,相比于在班级里的排名进步了几位,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得到了提高更加有意义。因为当学生们看到了自己通过勤奋的努力,获得了自己学业技术的成功时,他们自然就会感觉到自己争取到了自尊感。而这个自尊感将陪伴他们一生,而不是小学时期的成绩排名。

以上就是6-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下期我还会继续为大家介绍青春期的心理成长特点,想要了解我分享的心理学知识,请关注、收藏我,我将毫无保留的为大家分享优质的心理学知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