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是抑郁症吗?不上学,玩游戏,恨家长,这叫拒学症,怎么办

文 / 体能育儿
2022-03-10 09:26

很多家长问我说:云尔老师,我们做家长的都快疯了。我们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现在在家黑白颠倒玩手机游戏,什么也不干,不提上学,什么都好,也能和你说话,一提上学,要么发脾气,要么把门一关,谁也不理。还有的与世隔绝,与谁都不说话。有的连饭都不吃,要么自己订外卖,要么就是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老师打电话不接听,老师家访不见面。

云尔老师

有的孩子,你问他为什么不去上学?他们不说。咱要不退学?他不退学。咱要不请假?他不请。咱要不办理休学?他不休学。家长恨不得自己一头撞死算了。老师那边也无可奈何,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让孩子来上学,他不去,也不回应。他既不请假,也不上学,雷打不动,老师是干着急,也没任何办法,只能上报学校。学校研究:只要家长写一份保证书,孩子不上学与学校无关,孩子安全问题由家长负责,任何安全问题都与学校无关。

大学生不上学的更是五花八门,都成年人了,要么玩游戏不去上课,什么也不学,挂科了,就不去上学了。要么和宿舍里的同学关系紧张就不去了。也有的上着上着不愿意学了,没有任何原因。还有的谈恋爱,失恋了,就疯了,上不了学了。

云尔老师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就是:在一些名校,学生大部分都是各省的高考状元,从来就没有考过倒数第一,考了一次倒数第一就再也无法上学了。问题是他根本也没有挂科,不影响毕业就业,甚至于有的都被学校推免读博士了,不上了。

中学生听不懂课导致不上学的情况还好理解。有些真是令人费解:有些本来成绩名列前茅,甚至于第一名第二名,因为担心名次下滑,或者觉得考清华北大无望,就不去了。

很多家长恨不得自己变成孙悟空,钻到这些人的大脑中,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更让人崩溃的就是,这些人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就在家里吧。还天天看着父母不顺眼,父母不说他,他们还找父母的不是。父母不说话可能还好一点点。要是父母说的哪一句话他觉得不中听,轻则大吵大闹,根本就不和你讲理,重则大动干戈,把家具家电全砸烂了,甚至是把衣服被褥撕烂了,点着了的都有。活脱脱一个活阎王。

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要么天天忙于追星,要么天天忙于购物,要么天天忙于谈恋爱。要是正常谈恋爱也行啊!她(他)是几天换一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要么就是天天混夜店,甚至于天天和小混混搅在一起,要么就是夜不归宿,甚至于把一些社会人员带到家里留宿。花钱真是大方,从一个月几千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的都有,不给钱就跳楼,不答应条件就自杀。家长被他们彻底绑架,是敢怒不敢言,气到吐血。

云尔老师

这让我想起了,90年代,我在德州工作的时候,每天早晨我骑自行车从铁西南路过东风地道桥的时候,要路过一个铁路幼儿园。这个幼儿园紧挨着铁路,在东风地道桥的南侧。每天都会看到一个小男孩就是不进幼儿园,在地上打滚,几乎就这么闹了一年。我们几个在铁西南路居住的老师一进办公室就会说起这件事,那时候真是奇怪极了:为什么这个小孩能够每天都这样难以进入幼儿园?阿姨和爸爸妈妈天天为他耗费很多精力。

现在这种现象有了一个新名词:拒学症。

国外专家对拒学症研究的热火朝天。很多专家认为拒学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或者孤独症谱系障碍存在必然联系。还有很多专家研制了专门用于诊断拒学症的量表。但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疗拒学症仍然没有任何统一的方案。

近年来,国内学生“拒学”现象越来越严重,要比国外严重得多,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发生,而高中、大学情况更甚,孩子出现拒学行为之后,躲在家中不出门,不和他人交流,甚至与世隔绝。久之,他们的社会功能退化,和父母关系紧张,思维极端,进一步加重心理问题。情况更严重者会导致精神性病变,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也成为困扰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

更多的是和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相关。另外,也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关系。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再满足,毫无底线,导致孩子遇到困难马上退缩,根本没有任何毅力和动力。

在精神科或者心理科的诊断中,他们往往会被确诊为社交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特定恐惧症、抑郁症、对立违抗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精神分裂症、游戏障碍等。而在实际当中,成绩下降、亲子关系紧张、老师的批评、同学关系紧张、校园霸凌、网瘾、早恋、失恋、对学校不满意、对学科专业不满意等,有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拒学原因更加复杂。

但是,很多学生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之后,即使是没有了任何明显的心理和身体症状,他们仍然无法走进学校。

国外专家通过对一部分拒学者长达1年、20-29年的跟踪得出的这些患者的最终结果:结果与百分比:义务教育中断者占18%;没有完成高中学业者占45%;成人精神科门诊治疗者占43%;成人精神病住院治疗者占6%;刑事犯罪者占6%;20年随访后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占14%;20年后结婚的占41%;20年随访的生育情况:无子女者占59%;有1个或多个子女者占41%。

美国教育部使用“长期缺勤”一词,定义为每年缺课15天或以上,并称之为“隐性教育危机”,涉及800多万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

即使是在美国,很多拒学的学生或者父母也只能求助于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科医生。

这个世界好像是对拒学症束手无措。

在我这些年指导的几千个案例中,拒学症占80%左右,拒绝工作的大约20%左右。令我欣慰的是通过家长、老师、孩子的亲人、甚至于社区警察的配合,有大约90%孩子能够上学,或者断断续续上学,拒绝工作的人中有大约90%回去上班,或者找到工作。

说心里话,孩子无论是去上学还是去工作,真正对孩子起到作用的,还是父母的正确引导。很多父母从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那一天起就焦虑抑郁,痛苦不堪,这是非常让人同情和理解的。但是家长的这些情绪不但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不好,对引导孩子走出困境也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会把这些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还有些家长,夫妻之间对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出现严重分歧。往往是一个家长认为孩子有病了,应该受到呵护关怀。而另一位家长则认为对方在袒护孩子,溺爱孩子,孩子根本没什么问题,就是让爸爸惯坏了。在这样的夫妻意见和态度的分歧中,孩子的问题是越来越严重。所以,要想引导孩子走出困境,夫妻必须达成一致意见和态度。夫妻互敬互爱才是孩子走出困境的保证。很难想象,一对互相指责,互相埋怨的父母能够教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如果家长总是想马上纠正孩子的问题,扭转孩子的现状,那么,你几乎就是徒劳。因为孩子已经对你的方式方法产生了强烈的抵抗情绪,你越是想让他向东走,他就越向西跑。所以,要想改变孩子,就必须改变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家长切勿掉进塔西佗陷阱,学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你才能引导孩子走出困境。当然,对于有些孩子,家长的底线不能突破,哪怕是他天天闹着自杀,都不能改变。像有些未成年孩子领异性孩子到家里同居,有的孩子向家长要巨资赌博,或者要额度超越承受力的钱玩游戏等等。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要太简单化。引导好一位掉进心理困境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智慧以及专业知识。

再次声明:云尔老师不属于任何一家咨询机构,不与任何人合作,没有助理,不主动添加任何人好友,不主动给任何人留联系方式。在你咨询我之前,请一定视频确认是否是我本人。

因为每天私信我的人太多,我无法做到每一个人都详细回复。你一定要学会私信我。

用真爱读懂孩子,用智慧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具体到你的孩子,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各大平台等着你!

用最容易听懂的语言,讲解深奥的心理学道理。

好了,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我是云尔,欢迎您继续收看“人人都要懂点心理学”,感谢你对云尔老师的信任与支持,别忘了点个赞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