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用时75年,研究了724位男性:活得最幸福的,都是这类人

文 / 第一心理
2021-12-18 00:2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00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表演艺术家赵本山在节目当中的一句:“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底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一时之间让人忍俊不禁,但是在笑声过后,人们不禁陷入了思考:现实确实如此,随着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相比几十年之前时候,已经取得了极大提升,在物质层面上,人们不再渴求诸多必需品,在精神层面,人们的业余生活也获得了极大丰富。

那么究竟幸福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环境当中的个体,由于其所处位置与特殊性决定了其需求。

比如财富充裕却无知己的人,他们的幸福往往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对于生活充实却总是在奔波的人,他们的幸福往往就是让自己休息一下,不再为了生计而劳碌。

对于工作体面却总是出差的人而言,幸福就是与家人团聚,不再“飞来飞去”。在探讨个例之前,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哈佛大学教授的想法。

一场TED演讲

自2006年起,TED大会演讲的视频开始被网友上传至网上,来分享一些社会各领域人士对于某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些问题。

2018年,著名企业家李开复在网上分享了一场TED演讲,演讲者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GH)精神科医师、精神分析治疗师罗伯特·瓦丁格(Robert Waldinger),他演讲的主题是“幸福人生的共同点”。

这一演讲的支持也是基于哈佛大学医学院长期以来的一项临床研究的,相对而言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瓦丁格教授表示,他的研究团队曾经随机访问了一批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的一批年轻人,当被问到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时,其中80%的参与者回答到“财富”,还有5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需要的是“名气”。

之后,瓦丁格教授表示,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曾说:“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惨的事情根本就没发生过。”意思也就是幸福其实什么时候来都不算晚。

长期观察研究的结论

哈佛大学曾经进行过一项持续75年之久的长期研究,这项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研究对象囊括了724位男性,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借助临床、样本收集等多种研究方式,全面地对这些样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

75年过后,700多位研究对象之中,大部分都已经离世,尚且在世的样本只有大约60位,且已经处于耄耋之年了。而他们也找到了“什么样的人活得最幸福”的标准答案。

现如今研究的目标已经转移至他们的后代身上。第一代研究对象大多都曾经参加过二战,而他们的后代则多数出生于八十年代。

这代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

  • 80年代时就读于哈佛大学的学生
  • 生活在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贫民区的一批人

待他们成年之后,这批人当中的个体有着千差万别的境遇——有的人依旧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做着辛苦又疲惫的体力工作,如力工、泥瓦匠等等每日辛苦工作只为养家糊口。

还有一些人成为了社会中“衣食不愁”的那批人,他们有着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以及上佳的社会地位,比如银行家、企业家等等;在这批人当中,甚至还出过几位美国的议员及总统。

纵观他们的一生,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其实结论很简单:良好的社会生活以及幸福感,是需要良好的社会关系存在来维系的,孑然一身的社会生活势必会让人陷入孤立。

积极心理学

就像是上文进行过的讨论一般,人们追逐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同样在各种学科领域当中,学者们对于幸福的探求也从未停止过。

在心理学领域当中,人们不懈的思索幸福的动力和机制,在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这也标志着一个心理学的全新支系——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诞生。

这一分支学科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来倡导人们追求各自的幸福,以积极的方式方法去激发自己体内的潜力,促进个人生活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这一心理学分支主要注重于个体的情绪研究、不同时期的幸福感,尽管这样的方式也被认为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没有丰厚的理论基础、过于注重个体的情感、研究对象群体过于淡薄等,但是这样的尝试无疑是一种大胆且有极大启示性的。

获得幸福的方式

1.寻找合适的生活方式与目标

首先,没有目的的生活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人活着如果没有什么目标,那么势必会显得迷茫;其次,想要获得幸福的生活,首先就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于个体而言,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一个就是“好好地活”,另一个就是“有目的地活”。

2.为了理想合理激发潜能

如王国维大师所说,想要成功,找到目标还不够,之后就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指的是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激发出自己体内的最大潜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潜能的激发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还是有计划、适合自己的方式。

3.注意社会关系的维系

如同哈佛大学长期研究所显示出的结论,良好的社会生活是离不开紧密社会关系维系的。

人都是社会动物,更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帮助个体在发展之中获取更多更全面的资源,之后就能够减少许多波折。

其次,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在情感上帮助个体进行伤痛的抚慰和心理层面的完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