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阶段的男人最需要女性?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文 / 第一心理
2021-12-16 18:1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两性在社会当中犹如是配合出演一出戏剧的演员一般,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之际,就协同存在于社会当中。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阴阳、日月、山川河流等事物的看法一般,男女两性其实也囊括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分离与融合之中产生的对立和谐。

在人类社会当中,男性象征着阳刚、力量、责任与担当;女性则意味着温柔、美好、丰产与奉献。只有男女有序的结合、安稳的生活,整个社会才能够保持稳定。

之前欧美以及日韩曾经兴起的“女权运动”衍生出的不合理力量曾导致其社会失调,男女关系的恶化使得社会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犯罪率增长等等。

于是,男女关系的处理是一个社会当中十分必要的问题。想要合理处理男女两性间关系,切实了解其需求与性格特征是很必要的。

“男女搭配”源于各自的需求

我们常常说“阴阳调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实强调了一种结构上的男女互补。那么在生活当中男女真的相互补充彼此吗?

从人类学家布拉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Bronislaw)的《文化论》当中,我们可以窥见英国社会科学对于人类文化的观点:需求是文化产生的一大动力,甚至是决定性力量。

而诸如精神需求、性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等则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高级需求”。这一观点也许放在今天存在诸多争议,但起码需求的观点是不会过时的。

在社会生活当中,男女两性之所以要一起生活、难以分离,其实就是因为彼此需要对方。

宏观来看,男性身体素质和耐力更足,在某些体力劳动上具有先天的优势;而女性在这方面则会差一些,她们相对力气更小、耐力更差。

但是女性的心思细腻、思维缜密、共情心理更强,所以在某些工作领域,如医护、教育以及与社交相关的某些工作当中,女性也具有优势。

于是这种需求便在社会角度产生了一种必要性:男女群体相互需要、彼此缺少,这样的搭配能够让某些行业发展更好。从个体微观角度来看也是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活,情感需求、发展需求以及性需求是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必须要“迈过”的几个“槛”。

简而言之,彼此之间的需求就决定了男女两性之间是难以分割的。 那么对于一个男性而言,在其一生当中的哪个阶段是相对更加需要女性的呢?

人生阶段与对异性需求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学术生涯当中最为出众的理论之一便是人格发展理论了,人们也称之为“八阶段理论(Eight Stages of Development)”。

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些类似,这一理论将个体的一生分为了八个不同的阶段,且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任务和需求,并且环环相扣。

对于年幼的个体而言,对于外界的依赖及安全感等就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年纪的增长及心智的成熟,个体对于社会和感情的需求会逐渐产生变化。

对于男性而言,一生之中基本都会对女性产生需求:幼年时渴望女性身上出现的安全感和母爱,青年时则较为懵懂,渐渐才会真正由内到外地理解女性、也理解自己对于女性的需求。

到了老年时,对于异性的需求基本是出于情感层面的:找个人一起搭伙过日子,无关其他。

所以大致上男性对于女性喔需求曲线会呈现出一个抛物线的形状,幼年期和老年时候相对比较平和,在中年时期则到达一个需求顶点。

那么从埃里克森的理论上来看,三四十岁的男性在此时处于成年阶段,此时段当中男性个体主要会在心理上面临一种“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意味着一旦想要与他人产生社会互动、结为良好的社会关系。

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此时的男性对于女性如此的渴望:情感在重视自我的他们看来,甚至是和自己的感受同等重要的。

说完了心理学理论的解释,其实我们不妨从现实生活角度来思考一下,毕竟理论指导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支持。

对于三四十岁的男性而言,这个年龄段对于他们可能是比较艰难的时候——一方面不像青少年或是更年轻的阶段,身边有父母和家庭作为支撑,情感上相对不太孤独,自己主要任务是学业,也不至于迷茫。

一旦男性到了三四十岁,面临的压力可以说是一生之中最为严重的时候,事业上一般是开始起步,往自己能够达到的最高目标去努力的阶段,此时年富力强,正是拼搏的时候。

社会生活层面,他们周边的关系往往是事业有成,家庭当中还有到了退休年纪的父母;在整个社会当中,这代人面临的舆论压力也是最大的。

试想,如果此时压力重重的男性身边没有来自异性的抚慰,那么毫无疑问整个人的状态会是难以面对来自外界的种种压力的。

当然,此时男性对于异性的这种“需求”也是要求比较多的:一方面,他们才处于而立与不惑之年,年纪并不算大,所以对于另一半的外貌、身材、甚至是年纪都有些挑剔。

其实也可以理解,随着社会当中竞争压力的增加,许多男性直到此时都还尚未经历婚姻,所以有些挑剔。

另一方面,此时男性对于女性的需要,并不仅仅是性方面的,更多是寻求精神上的抚慰和生活上的支持。

可以说是“贤内助”和“红颜知己”的结合,对于一般女性会有的小脾气和偶尔的撒娇,此时的男性恐怕是没有耐心去包容。

假如作为一名女性,一位处于这个状态的男性想与你建立亲密关系,那么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了。

在心理学家看来,那些处于中年、三四十岁的男性是最需要女性关怀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