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有礼未必君子,粗鲁暴躁但真性情

文 / 卡哇伊莱昂纳德
2021-12-12 18:55

这一次我想谈谈最近遇到的两个患者家属。

一个家属是一名八十多岁老奶奶的儿子。儿子是高管一类的职业, 从和他们家人接触来看,应该是不差钱的主。第一次接触,是刚入院的时候,态度温和,谦谦有礼,但也给人很精明的感觉,说什么都能懂,交流都在点上,可能他本人也懂一些医疗知识。

但是第一次之后,第二次沟通,说让给病人送三餐,就显得不耐烦,说是让我们医生不体谅家属,平时工作很忙,分身乏术。紧接着患者病情进展,插管上呼吸机,只能鼻饲营养液,遂不提让其送餐,态度马上有所转变。

紧接着因为治疗费用问题,开始对治疗问题提出很多质疑,但是对其母病情却并不关心,每次谈到病情,都没有什么问题,基本不怎么关注,对病人能不能好,也不关心,每次沟通,不是开会就是开车。几天到医院来一次,来了就是查账单,只关注用了多少钱,是不是用的最省钱的药、最节省费用的治疗方式。最后因为奶奶病情需要,需要用一种费用比较高的药品,与我们彻底失去医患信任,要求转院,到此与此人交集结束。

第二位,也是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奶奶,是其他医生转给我管的病人。转给我的医生告诉我,家属脾气很不好,不好沟通。先入为主,我也已经有了防备心理,再加上病人病情确实很复杂,已经有了可能是一个纠纷隐患的心理准备。但是工作不就是如此吗?没有困难要上,有了困难更要上。

一接触,果然是,五大三粗的中年武汉大叔,大嗓门,说话略显粗鲁。但是一番话听下来,发现他是着急老母亲的病情,自己又不懂医学,所以未免着急。所以,我就慢条斯理、抽丝剥茧和他讲了很多,尽量用让他能听懂的白话给他解释专业的医学问题。沟通到最后,他情绪越来越稳定,虽然还是大嗓门,但是已经没有了什么抵触情绪。住院期间,对其母亲情非常关心,也很配合我们的治疗,医患信任良好,我也对患者有了更多的责任感。

但是因为近期病房布局略有调整,不得不暂时把病人移交到其他病区治疗,听说病人转科的时候能外出,在路上能看一眼,一家人都过来了,就连家里八十多岁的老爷子也来了,要来看妻子一眼。但是一家人又担心老爷子看到老奶奶的情况受不了打击,就让我编一个善意的谎言劝老爷子回去,我自然乐于配合。

这一家人两个儿子,都像是没什么文化,言谈举止暴躁粗鲁,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他们父母真实的爱和孝敬,对医生的信任和尊重,而且今天早上他们的老母亲从昏迷之中清醒过来,更是对我说了一句最动听的感谢语“刘医生是个好人!”,这句让人哭笑不得的感谢词让我觉得我们这位大叔真是可爱极了。

俗话说,百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我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又怎么可能适应所有人的行为方式呢?所以大概只能求同存异,多看本心,谦谦有礼不一定是真君子,疾言厉色也许是真性情。所以说要“听其言、观其行”,听其言重要,观其行更重要。

有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也有“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所以,说什么也许没那么重要,做什么才最重要,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语言终归都是一时的,所行之事才是最终的定论。

做一名医生,要的不仅仅是会治病而已,推及到任何一个行业,大概都是如此。

帮TA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