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亲妹妹是封闭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能帮改善孩子的网瘾吗?

文 / 李农娟
2021-11-18 09:11

湖北杨妈妈的孩子现在初三了,从初一下学期开始有点厌学,那时候家里对手机管控比较严,没有沉迷手机的情况。主要是作业写不完,孩子对自己要求很高,行动力却跟不上,成绩越来越差,内心压力很大,之后就不愿意去上学了。

当时孩子的心理确实明显不对,加上杨妈妈的妹妹是心理咨询师,就采纳了妹妹的意见,给孩子做了心理咨询。孩子的情绪方面有了一点缓解,也还在断断续续地上学。

但是疫情过后,孩子去了几天学校就不去了,一天到晚拿着手机,黑白颠倒,在家不吃不喝都行,给杨妈妈的感觉像是不要命的玩手机一样。

杨妈妈非常害怕,再次求助妹妹,这次妹妹建议送孩子去封闭学校。三个月后,孩子从封闭学校出来,但因为休学了又没有去学校,孩子自己也不愿意复学。

妹妹认为孩子是报复性的玩手机,让杨妈妈不要干涉孩子,后来孩子要求买新手机也同意了。虽然签了协议,每天不能超过5个小时,但是孩子实际每天玩手机有十个小时。

杨妈妈焦虑地没有办法,继续找心理咨询师,杨妈妈自己也在看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跟杨妈妈说不要太在意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叫杨妈妈做好自己,找感兴趣的事情做。

说实在的,面对孩子每天玩十个小时手机,有哪个家长能真正的不焦虑呢?没有具体方法减轻焦虑,杨妈妈感觉非常痛苦。

那段时间,每次杨妈妈告诉妹妹孩子的状态和行为时,妹妹就会质问当姐姐的杨妈妈一天到晚盯着孩子干什么,让杨妈妈活好她自己,如果不改变孩子就一直这样,这是孩子在逼妈妈成长。

杨妈妈感觉自己是孩子不好的一切根源,于是两年时间里,拼命学习,报读书会,报考心理学,看了无数关于心理知识的文章,听了无数心理知识视频,做了N次心理咨询。结果呢?大家知道杨妈妈这么拼命学习心理知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吗?

结果孩子网瘾的问题并没改变,依然在家不上学,杨妈妈跟孩子说话变得小心翼翼,内心焦虑还要责怪自己学习不够修行不够,总是不能无视孩子的状态还要做到假装非常开心。杨妈妈绝望地想死,她觉得如果妈妈是孩子不好的根源,她愿意从此消失在孩子的生活里,给孩子一个大好前程。

时间来到2021年4月底时,杨妈妈来咨询我们的时候,通过了解情况,我们直接指出,杨妈妈的方向走错了。心理咨询要家长无条件接纳孩子玩游戏,反而会适得其反。

杨妈妈下定决心帮孩子建立手机界限,纠正作息,孩子顺利复学后,这周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是全校24名,时隔一年没有上学的孩子,建立界限,回到学校的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成绩,现在孩子的目标是考重点高中。

昨天家长们也在售后群讨论了心理学能不能帮助孩子戒除网瘾。杨妈妈对刚加入我们的家长发表自己的经历看法:很多家长可能还处在迷茫的阶段,依然想着各种方法,其中询问最多的就是心理咨询。而很多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界限,重返学校的家长,他们以前基本都带孩子咨询过心理医生,有的几次,有的持续半年,有的甚至一年多两年三年,还有不少家长自学心理知识考证的。

他们的观点是什么?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对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没有多大的用处。有个孩子事后也跟家长说其实自己就是单纯的沉迷手机,并不是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能帮助孩子疏导情绪,让一些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开口说出心中的压抑,主要对孩子的情绪起引导的作用,像孩子学习压力大,社交恐惧,不敢和同学老师交流等这些情况,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缓解情绪的。

但是对于网瘾问题,一般来说,心理咨询主张手机游戏是孩子现在活着唯一的寄托,如果不让孩子玩,孩子情况会更加严重。最终给到家长的建议是理解、接纳、包容孩子,家长做好自己,孩子自然会走出来。

家长你们找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解决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心理咨询让接纳孩子玩手机的建议完全与家长的初衷相悖了。而孩子也往往以自己有病或者心理有问题等反过来威胁父母,然后父母更加不敢管控,结果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

家长们一定要区分,孩子心理问题与网瘾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沉迷手机网络,是另一种行为。当孩子因为手机,作息混乱,不上学的时候,这就不单单是心理问题了,必须帮助孩子建立手机网络界限,纠正作息,才能改变孩子的现状,让孩子重返学校。

所以我们家长在试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再三思考清楚,这个方法对孩子有什么用,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而不是最后被别人牵着方向走,花钱花时间花精力走弯路,耽误孩子。

要想帮孩子走出焦虑的情绪,戒除网瘾,重返学校,家长自己的认知思维很重要,家长你认可吗?

如何让叛逆,厌学、抑郁、情绪障碍、沉迷网络、休学,辍学,不上学的孩子重返学校,爱上学习!2021年双减政策后,国家又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少年强则中国强。我是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帮助培养勤与俭,孝与善,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孩子的赖颂强。

家长你对帮孩子戒除网瘾,引导复学有不同观点,可以关注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