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患上大学拖延症的3个表现!身处大学的你中枪了吗?

文 / 心心课堂
2021-11-07 19:11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拖延一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很多人都将拖延当成开玩笑的要点来解释自己不想做事的原因,但拖延症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去到大众的生活中来,而大学生则是受影响颇深的一个群体。

很多大学生都把拖延当作一种心理疾病,但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拖延,只是程度的浅深有别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患上“拖延症”了。

一.不喜欢立刻去做小事

说起拖延,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把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往后拖,但很多大学拖延症的同学都喜欢先做大事,作业,活动甚至社交活动。与之相反的便是小事,从洗袜子到洗澡,很多人都会将这些事往后延。觉得做了那么大的事情,应该好好歇一歇,小事就放到以后再做。

其实这就是一种拖延,如果真的思考其中的缘由,其实这些大事,都是被逼着做出来的。为什么提前做作业?因为这时候不做,后面就会出现其他事情抢占时间。为什么要首先去社交活动?因为这次不去,下次就没人邀请了。看似提前的背后,其实是无数次着急的叠加。而随时才能做的小事才是真实的状态:能拖就拖。

二.把事情积攒到一起做

不是拖,是最后一起做。其实无论到最后,无论事情做完与否,这都是一种拖延症的表现。如果要问为什么把大多数的事情集中到一起做,我想大多数人都说不出所以然。最后也就以方便一词收尾。

但其实这就是一种拖延症。所谓的方便只不过是硬搬出来的词语。其实大家都想把事情提前完成,然后慢慢的再完成接下来的事情。但“一起做”给了这些人以机会,否认时效性,只是一味强调反正都是做,这也是拖延的一种啊。

三.生活中充满急切与焦虑

很多大学生都认为有拖延症的人一定非常快乐!因为不用着急于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显得特别从容。反之,有拖延症的人才是充满焦虑与急切,但令他们急切的并不是要做的事情,而是他们自己本身。

每一位拖延症患者都想特别提前地将需要完成的事物早早地完成。但当马上去行动的时候,心中却有一股非比寻常的力量拖拽自己。因为这股力量而放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对于自己的责备和内疚。惰性每个人都有,所以大多数人都知道该如何原谅自己!

但拖延症患者却不会这么认为,很多有拖延症的人都认为自己做不到,是自己能力太差了。而能力差又需要去做事来颠覆,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心情的死漩涡。到了最后不得不靠外界的刺激来满足自己。而在下一次面对如此困境的时候,便会本能地逃离那个痛苦的心境,去寻找更多的刺激。所以那么多拖延症都看起来那么的开心而无虑,其实内心的焦虑早已经被放大几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