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和家长做朋友?

文 / 深夜不孔子
2017-07-14 22:03

中国式教育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网友的批判,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成绩报了5、6个补习班,只为了能在升学时,在学校面前有更多的优势……

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隔壁邻居教育他们的孩子:字一定要好看;成绩不达到95分以上,早上就提前一个小时起来复习;背不好的不准吃饭……要知道,领居家的小孩也才刚小学四年级。回想当年的自己,也忍不住为自己心酸一下。

中国家长总是纠结于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生怕孩子长大后出来社会工作时,低人一等。为此,不仅耳提面命,更是举起“教育”的棒槌,恨不得一天打个十遍八遍,把神马诗词歌赋、数学理论、国外经典……通通打进孩子的脑内。

以至于到了最后,孩子对父母是又敬有畏,却少了些温情脉脉,少了些如同朋友间的轻松自在。

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和家长做朋友?

我有一个同学在加拿大留学,他住在一个寄宿家庭里,他们家有三口人,是本地人,除了监护人还有一个就是和他差不多大的男生,混熟了以后,两个人经常一起出去玩,后来他在微信上跟我抱怨,外国人的家庭教育真的非常好,他们总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小就很独立,跟中国的家庭教育真的是天差地别。有一次他们两个出去玩,那个男生接了一个电话,我同学以为只是他朋友,没有多问,打完电话,那个男生就说:“我们得回去了,我爸刚打电话,家里有聚会。”他也是有点震惊:“为什么你跟你父母打电话听起来像是朋友之间嘘寒问暖?”那个男生也是一脸震惊的回答:

“父母就是我的朋友啊!”

说来也奇怪,在电视电影里,外国人对自己的父母总把 I love you 挂在嘴边,起床,睡觉,吃饭,出门也会互相拥抱,亲脸,总是很甜蜜,在他们眼里就像是一个“日常任务”,而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却是肉麻,甚至“恶心”。

外国人的家庭教育,常常是把自己的孩子当朋友一样对待,谈心,玩游戏,有难题也是互相请教,他们给孩子的也是更多的耐心,完全不忌讳自己还有一层父母的关系,思想也更是开放,孩子们自由谈恋爱,更是鼓励孩子们去交男女朋友,去尽情的享受自己的青春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事情在他们眼里和在我们眼里的观点不同,他们的笑容为什么会更加灿烂。

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和家长做朋友?


而在中国,教育从来就不差,差的是观念。

中国父母很多时候还是保留着“家长制”“一言堂”的想法,正如我们常听到的:“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父母们并不是不爱我们,只是你很难接受这种爱的方式,因为你只能感觉到约束,却感觉不到关爱。

我们和父母得到教育成长时所处环境不同,想法也不一样,很多事情父母不能理解我们,于是一昧反对;我们也因此渐渐减少和父母的交流,以至于关系也渐行渐远,即使有需求也只能找朋友倾诉想法。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我们和父母之间是有着时代的鸿沟。

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想,我们是可以和父母坐下来静静地谈一谈的。

只要我们双方都能抛开子女和父母的身份,建立纯粹的朋友关系,就能一起解决困难,一起面对。我们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详细讲解才能让父母明白你的想法。

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和家长做朋友?

中国父母总把成绩作为目标,却把亲情化为一把温柔剪刀,减掉了我们的翅膀;中国的家庭教育,向来专制,却把爱藏得很深,即使被爱包围,也犹如空气自然飘散。他们或许做错了,却并不是不爱你,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父母一路走来很辛苦,抽空说声我爱你,让我们做个朋友吧。

- END -

作者 | FaFa

编辑 | 曼姐

排版 | 五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