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是如何从认知扭曲发展为抑郁症、双相和精分的

文 / 新妈聊育儿
2021-06-11 18:19

有些家长说:云尔老师,我孩子有心理问题,你能不能讲讲引导孩子的具体方法?其实,这些家长没看到我前面的视频讲解。我在前面很多视频里面讲过很多方法,各位家长请你翻一翻我前面的视频。

要想引导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就要知道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最为关键的是什么呢?要想引导孩子走出心理的困境,就要知道孩子出现了什么样的认知扭曲,这种认知扭曲又是如何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甚至于精神分裂症的。

云尔老师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认知扭曲导致的。无论是遗传基因因素,还是后天的家庭教育或者其他外在因素,最终形成了扭曲的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扭曲最终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就像“射雕英雄传”中的西毒欧阳锋一样,为了练就登峰造极的绝世武功,而走火入魔疯疯癫癫。其实所谓的走火入魔,就是现代医学上的精神分裂症。有人会说:自闭症、艾斯伯格症、性别错位也是认知扭曲吗?很显然,这些人是天生的认知扭曲,和正常人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到性别错位就会联想到同性恋,同性恋和性别错位是完全不同的。性别错位是对自己的生物性别存在认知错误。本来是男性,要变成女性,本来是女性,要变成男性。而同性恋不是这样的,同性恋是要求性伴侣是同性别,他们对异性没有任何性冲动,他们有性生活,也不会有变性的苦恼,他们的苦恼来自社会的歧视。著名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就是同性恋,而且是因为当时的世俗观念,被人逼迫而死。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同性恋倾向,千万不要强势阻拦,要顺其自然,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孩子能快乐,不违法犯罪,一切都不重要,更不要相信某些江湖人士说自己能改变同性恋,这样只能将孩子推向绝境。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和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CD中早就将同性恋排除在外,不认为同性恋是心理问题。

云尔老师

在前面我已经详细讲解了伯恩斯总结的十种认知扭曲,我就不再重复这些概念了。我在这里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孩子是如何形成的认知扭曲,由认知扭曲如何导致的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美国精神医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也就是DSM-5和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都说明孩子在2岁已经形成认知模式的雏形。如果家长在这时候依然没有重视,这就为孩子将来的心理问题埋下了一颗扭曲的种子。

下面我举具体的例子:

2岁左右的的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我们的教育引导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略去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方式方法,那些方式方法属于教育家们的事情,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因为我们遇到的孩子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关心的是你的教育培养方式方法是如何导致孩子认知扭曲的,如何才能亡羊补牢。

那你的教育方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我遇到的第一种孩子就是小时候非常聪明的孩子,也正是这种从小就显示出聪颖的天资,在你的错误的后天教育中孩子逐渐误入歧途。

云尔老师

来看看这个孩子:

张山8个月会跑,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10个月会数数,一岁半就会背诵唐诗,会乘法口诀。爸妈高兴的内心无以言表,挂在嘴上的就是,宝贝你真聪明,给叔叔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给阿姨算一个5+8等于几?孩子你真行啊,你真是个小天才。唱一首《小星星》爸爸就给你买玩具,背诵一遍乘法口诀妈妈就给你买件衣服。到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基本上形成了认为自己聪明,自己无所不能,而且因为聪明理所当然能够获得别人的奖赏的扭曲的思维模式。而家长全然没有发现,你已经给孩子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云尔老师

张山在因为自己聪明而获得奖赏的思维模式中,没有遇到过任何挫折。反而因为要获得别人的表扬而显得格外积极向上。家长也因为这种表面现象而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特别成功,信心倍增,不断给孩子加码:学美术、学唱歌、学弹琴、学舞蹈,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张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展现自己的天赋,积极向别人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高人一等的感觉。“你是天才”,“ 一看这孩子就是清华北大的料”,“ 一看这孩子就不同一般”。 张山在这种环境中不断强化对自己是天才的认可。他不允许自己失败,不允许自己不优秀,他要在各个方面展现自己的天才特质,他要全面发展,他争强好胜,不断验证自己是优秀的,他把自己神化了。这种神化使自己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深入骨髓。所谓谎言说一百遍自己都信以为真。这就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所说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聪明是天生的,不需要努力的。这种固定思维模式是导致聪明的孩子遇到挫折之后一蹶不振的根源。他最怕的就是失败。

那到底有没有天才呢?有!像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欧拉、高斯等等,这些大科学家肯定是天才。天才就是在一个领域不断深耕,而不去考虑太多与自己领域无关的事情。像北大数学老师韦东奕,可以说,正是因为韦东奕超越世俗的思维模式,造就他能在数学领域安心做自己的研究的性格特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我们为什么要把精力浪费在取悦别人上面呢?如果牛顿、爱因斯坦天天想着如何让别人赞美他,如何让自己在别人面前很有面子,他们还能有时间去思考科学的问题吗?我在一段视频里看到刘强东说他上中学的时候,上课只听到老师讲课,从来没有注意过其他人说什么。

然而,张山并不这样想。他现在数学有些吃力,有些内容听不懂,有些公式记不住。数学成绩一次比一次下降,最近这次数学月考成绩竟然考了55分。考试的时候他就紧张得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做数学第二大题的时候心里砰砰直跳,不知道这道题说了什么,瞟了一眼前后左右的同学,人家都翻到第三页了,林丽怎么做的这么快?她这几次成绩都比我好。我这次肯定考不好了,别人会怎么说我?他们看不起我了,老师也不再重视我了,都怨我爸妈生了我这么笨的人。这就开始把怨气转向了父母。

张山对自己再也没有了那种优越感,无法面对现在的自己。可是偏偏这个时候,父母还认为张山懒惰,爱玩游戏,不努力学习。他们不是静下心来帮助孩子分析数学学不好应该怎么办?而是叨叨个没完没了。甚至张山的爸爸在一次和张山的争吵中痛打了张山。从此以后,张山再也不和爸妈说话,上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干脆抱着手机玩游戏,不去上学了。任凭父母苦口婆心,张山是面无表情,一脸的生无可恋,雷打不动。

到了这个时候,爸妈才慌了手脚,上网查找资料,找医生,找心理咨询师。好不容易找到一位知名人士,打了包票,三天保证让孩子走出困境,钱没少花,可是,张山根本就不和父母说话,更别说让他去就医找咨询师了。人家咨询师说得好:只要孩子来了,三天保证他走出来。可是,你孩子没来啊!张山爸爸后来一想:孩子要是自己想找心理咨询师,那还叫问题吗?这钱算是打了水漂。

云尔老师

张山的爸妈哪能这样死心呢?看着原来一直优秀的孩子竟然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甘心啊!他们又找了一个机构,参加培训,先交了10万块钱,承诺量身定制一套神奇的方法,一定能帮助他们把孩子教育成优秀的孩子。可是,他们天天在电脑前听那个机构的讲课,听来听去觉得根本就没什么可行的办法,后来也就放弃了。他们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相当于两个人一年的收入。

夫妻两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地不灵。亲戚朋友也找了一个遍,谁也没办法。有人说:这个必须强制住院,捆起来送精神病院。父母一看张山那个样子,如果真的强制把张山送到精神病院,张山能把他们夫妻杀了。夫妻两个是天天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日子没法过了,饭吃不香,觉也睡不着,也无心工作。

毕竟,我们都不是天才。数学考了15分,语文可以考80分。语文考不了80分,可以跑步,打乒乓球,可以练跆拳道。或者去学习游泳,铁人三项,这些基本不用学习文化课。也可以去学习跳舞,唱歌,画画。还可以去学空调安装,做收银员,超市导购员,天无绝人之路。

可是,现在说这些话都晚了!你的孩子已经出现来认知扭曲,而且是深入骨髓,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他怎么能够接受自己一个天鹅变成癞蛤蟆的现实呢?更可悲的是,很多家长还沉浸在孩子是天才,孩子是优秀的光环里面不能自拔,当发现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下滑,作业不会做的时候,还要变本加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却不知道,孩子已经走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家长不顾孩子感受的刻薄地说教,成了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棵稻草。

上面我用了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一个聪明的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在家长错误的教育引导下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其实,大部分孩子最初其实只是情绪低落,但是,我们有些家长太不注意孩子的感受,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是采用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对待孩子,他们心理上根本就没有接受孩子有心理问题这一现实,导致孩子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孩子精神分裂。

孩子患精神分裂我们也不用怕,我指导的很多家长成功地将自己患严重精神分裂的孩子引导出困境,虽然有些孩子还在吃药,但是,已经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是非常令我欣慰的。

关于如何引导一位严重精神分裂的孩子走出困境,后面的视频也会专门讲解,欢迎到时候收看。

再声明一点:云尔老师不属于任何一家咨询机构,不与任何人合作,没有助理,不主动添加任何人好友,不主动给任何人留联系方式,在你咨询我之前,请一定视频确认是否是我本人。

用真爱读懂孩子,用智慧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具体到你的孩子,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各大平台等着你!

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与支持。好了,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我是云尔,欢迎您继续收看“人人都要懂点心理学”感谢你对云尔老师的支持,别忘了点个赞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