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霸自杀:做好青少年自杀的“看门人”
一个人真正的凯旋,
在于他,
不断破坏他的凯旋门。
小游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的文章有些长,但强烈推荐大家耐心读完。
前两周,我的朋友圈、家长群都在讨论留美学霸张一得的事,这是一则让人十分痛心的悲剧,网红大V一得爸爸的爱子在美自杀,常青藤名校作为无数学子梦想的起点,却成了一得生命的终点。
早在十几年前,一得爸爸离婚后辞掉高薪职务,带着儿子远赴深山,采菊东篱,全心陪伴孩子成长,温情感人的付出却等到了如此惊恸噩耗。
我看了很多文章,这篇是我认为写得最有深度也最有温度的一篇,它没有批判谁,我们都不是当事人,确实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去指责已经失去孩子的一得爸爸。
但是这件事情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青少年抑郁压力的根源在哪里?作为父母该怎样去爱孩子,最应该教给孩子的又是什么?
作者:Ivy,教育从业者,两枚暖宝妈妈,坐标北京网上关于一得悲剧的讨论沸沸扬扬,有怒骂爸爸以“牺牲自我”的爱逼迫儿子的,有冷嘲热讽批判一得爸爸教育模式的,还有因为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对教育三缄其口:“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教育方式,都会无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有的讨论中,网友似乎都迫切的希望在张一得的自杀和他爸爸的教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里面,透露着大家的一种隐藏逻辑——孩子只要拥有正确的爱,获得很高的关注,原生家庭健康美好,就一定心理健康一生幸福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健康美好的原生家庭会让孩子未来心理疾病的几率大幅降低,却不构成完全直接的因果关系。 两件事情能建立起直接因果关系的,都是简单体系,比如上游做了改变,下游就立即做出反应,但是在孩子心理行为成熟的道路上,却是复杂体系,在孩子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判断孩子受哪一件事、哪一个画面、哪一句话、那一段旅行和体验的影响,刷新和重构了他的价值观。当复杂问题出现了我们总是试图以简单的方法来应对是不负责任的。“一得的悲剧”有他的复杂性,复杂源于那些尚模糊的事实、那些我们还原不了的真实场景,包括一得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心理变化和他进入异域世界的精神诉求,还有他最后自杀时的真实心理……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援引相关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青少年自杀90%源自于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至此,我们不得不走进一个我们并不想触碰的话题——青少年抑郁。青少年抑郁——灯火之下
B站曾有一个关于“抑郁症患者”的短片特别火,片名叫做“灯火之下”,这个短片是由3个人大附中的00后制作完成,他们为了这部短片,做了一系列研究,走访抑郁患者、咨询心理专家、发放问卷、分析数据,将触角深入到学校中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灯火之下”的主角是一个高三学生,也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在阐述原因的时候,她其实说不出具体的节点或原因,一切都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家庭氛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图片来自网络截图后来她的身体开始出现了各种“警报”,消化不良、头晕、上下学经常摔跤、会冒出死亡的想法……在自救的驱动下,她寻求了医生的帮助……片子本意是呼吁社会能关注到这样一个隐形的群体,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少一点质疑,多一份陪伴。在之后的媒体采访中,他们公布了自己的一些调研,这与很多心理学著作的观点不谋而合: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天生的性格气质、创伤经历、学业压力等,但是通常一个功能健全及安全的家庭环境能让发生抑郁的几率大幅降低。▲图片来自网络截图根据2008年中国健康委的数据显示,中国有接近3000万儿童和青少年有抑郁情况,而2012年中国大陆25各地区2679名青少年(10-25岁)抑郁比例为20.3%。2019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在微博上发起针对大学生抑郁症的调查在超过30万的投票中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严重的抑郁倾向。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数据来源: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如何让我们后代不再代际这样的悲剧数字,在如今全民内卷的时代又看似格外的艰难和消极。青少年心理问题中压力的来源虽然抑郁症的成因是复杂的,但是要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找一对左右护法,我相信“健康有爱的原生家庭”一定是其中之一,那另外一个会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弄清可能导致抑郁的压力来源,当翻开简单心理与企鹅辅导《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我们似乎找到一点端倪(以下数据分析皆来自该报告)。▲“导致抑郁的压力来源“数据据分析来自《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8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有压力,37.2%的压力程度在中等以上,其中占比较高的是考试压力。除了考试压力,在高三年级差不多有57%的数据显示压力来源于“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排名第二的是“考试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要逐渐建立自我认同,同时面对未来道路的抉择,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但是他们之前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让超过半数的孩子并没有做好“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的准备,也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自尊体系,这种独立人格的缺失会带来迷茫,进而产生无价值感。 而无价值感和无意义感通常被认作是抑郁症的元凶之一。那为什么超过半数的孩子们会在学习中在奋斗里逐渐丧失意义感,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呢?他们的“价值感”和“自我”去哪里了呢?马赛厄斯·德普克和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博士在著名育儿经济学著作《Love,money and parenting》一书中回答了以上问题,在书中,他们对比了不同国家的育儿价值观。两位博士用了World Values Survey检验了教养方式在不同国家中的差异,受访者可以从菜单中最多选择5个值进行填写,包括独立性、勤奋、无私、服从、想象力等等。然后他们根据基尼系数分别列出了每个国家中选择了想象力、独立性和勤奋的受访比例,而基尼系数越高表示贫富差距越高。▲图片来自《Love,money and parenting》从图中可看出,“勤奋”和基尼系数的比例是成正比,而和“独立”“创造力”成反比。在相对基尼系数较高的国家,中国许多父母会更看重“勤奋”,将“勤奋”作为学习的重要价值观,在低基尼系数的国家父母则更重视“独立性”和“想象力”。其中北欧的父母认为培养独立的孩子非常重要,特别是挪威人,93%的挪威父母将其视为排名前五的价值观。从图中可以看出“勤奋”是中国父母最重视的学习价值观,但是这个世界的很多苦难和人生的很多坎坷并不是靠“勤奋”能够解决的。“勤奋”固然重要,尤其是在基尼系数越高的国家,有助于形成阶级的跃升,虽然这种阶级跃升的门槛似乎越来越高。▲来自PISA的数据:绿色格子代表社会经济情况排在最前的10%,红色小方格代表社会经济状况最低的10%;纵轴是学业成绩,横轴是国家和地区虽然教育不公平普遍存在,但是父母都希望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助力孩子的勤奋,因为从密集型教养方式的收效结果看似乎并不赖。以下是采集自OECD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Assessment,PISA)的数据:PISA于1997年正式启动,每三年进行一次,测试青少年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的知识能力,该项目涉及70个国家,最近的调查中有超过50万名学生参与。下面的一组数据是中国和韩国的混合学生样本,说明了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PISA 2012中韩国学生在两种教养方式下的考试成绩由此可见,非密集型父母(指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较低)子女的平均分数为540分,而密集型父母(指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参与度较高)子女平均分数为563,23分的差距在PISA测试中是很大的差异,相当于芬兰(芬兰以及瑞士是欧洲教育表现中第一梯队的国家)的成绩与法英(欧洲教育表现最后一梯队的国家)的成绩。(摘自马赛厄斯·德普克的分析报告)至此,我们回答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超过半数的孩子们会在学习中在奋斗里逐渐丧失了意义感,对未来感到迷茫?”是因为调研中我们信奉的学习价值——“勤奋”,包括其对应的“密集型养育”没有办法帮助我们的孩子清晰梳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终极问题才是“未来不迷茫”的真正钥匙。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2007年的调查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 发现,“求死的欲望”来自“累赘感”以及缺乏归属感,而这两种的共同指向都是独立人格的缺失。▲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2007
“独立”的人格体系能化解成长中的很多挑战,帮助孩子重建内心的秩序,找到他们自己,当他们和真实生命中的自己相遇之后,才拥有了真实的盔甲。这也是芬兰教育一骑绝尘的原由,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可以看出芬兰教育强调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图片来自网络截图重视孩子的内在素养通过常识与创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度、抗挫力、抉择力、主观能动性和与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的真实意义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孩子的“独立的自尊体系”和“美满的原生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护法。而美满的原生家庭和优质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早日找到“自由而独立的灵魂”,让他们拥有真实的铠甲,却并不能直接代替其生活在世上披荆斩棘解决所有成长的苦难和挑战。独立完善的自尊体系反观一得的悲剧,大概折射了很多家长的养育问题,对孩子形成“独立完整自尊体系”的忽视。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外在的任何情感权威,又不依附于任何现实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拥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在社会参与中具有独立的自主精神。 所以,在良善的原生家庭和成功且幸福的人生之间还应该有一座桥,这座桥就是“独立完整的人格自尊体系”,这种每人各异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操守”是孩子强大的心灵屏障,是他们健康心理的重要防线。▲图片来自unsplash.com一得虽然有爸爸强大的爱做护法,但或许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体系,以至于在进入多元的文化环境,不能自主地处理情绪、包括面对多种复杂的境地慌乱了阵脚,许是一直对自己想要什么模棱两可又碍于爸爸厚重的爱不肯推却,抑郁症患者通常温柔、敏感、细腻而善良,他们当中的一些都是“没有自我”的依赖型、讨好型人格,是值得一万分疼惜和保护的。而独立自尊的体系怎么构建,Christopher Moon博士在他的畅销著作《亲密关系》中告诉我们,“归属感”和“价值感”是一个人童年时期乃至一生追求的两样东西。如果说一个人早年阶段的“归属感”代表了亲密友好的原生家庭,“价值感”则是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逐渐形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如果只有“归属感”却没有“价值感”,一个人的情感天平就会失衡。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礼物除了给予他温暖的原生家庭,更重要的就是帮助他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他会生根发芽,变成自信,勇敢,乐观,善于表达,毫无畏惧,坚如磐石。法国弗朗索瓦·勒洛尔教授在《恰如其分的自尊》中告诉我们:独立的人格和自尊体系是由三大要素构成:自爱,自我观,自信。自爱:自爱是无条件的,无论你表现得好坏,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值得爱和尊重。自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儿童时期从家庭中获取的爱及情感的滋养。书中他提到“一个42岁的手工艺人对作者说:‘我最感激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一个信念:我是一个好人,尽管我曾经让他们失望,青春期我的学业一团糟糕,还做了很多傻事,但我始终觉得他们不会不再爱我,他们坚信我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们会狠狠教训我,单从来不说我一无是处’”自我观:自我观是看待自己的眼光,对自己优缺点的评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那么会形成内心强大的力量。自信:自信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过得到反馈,得出“自己有能力胜任此事”或相反的反馈,所以自信需要行动来维持和发展。总体来说,自尊的养分=感觉被爱+感觉自己有能力。这两大需求对我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这同时也与《亲密关系》里讲的“价值感”和“认同感”不谋而合。说到具体的做法,书中引入了一个概念,是“周哈里窗口”: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开放区”扩大了,他的自我独立性和自尊体系构建就会增强。
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
直接或间接地表示想自杀
自杀遗书或计划
以往的自杀尝试
交代后事(如交代安葬,写遗书,或把珍贵的物品分发他人)
沉迷于死亡的幻想中
7.壹心理《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2020
8.书籍《Love,money and parenting》,20199.书籍《亲密关系》Christopher Moon,201110.《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实用版)》2010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