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李斐教授揭秘:利尿剂布美他尼到底能改善多少自闭症?

本文经上海新华医院李斐团队修订审核后发布。
“吃利尿剂布美他尼能治疗自闭症?”
2021年2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官网发布了一条令自闭症家长圈沸腾的消息:
“儿科临床广泛使用的利尿剂——布美他尼或可改善自闭症患者的社交障碍和感知觉障碍,为低龄自闭症患儿的治疗增添希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斐教授团队,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罗强副研究员团队携手英国剑桥大学Barbara J Sahakian教授团队等合作研究发现,在3个月的研究观察期内,3-6岁自闭症患儿经过布美他尼干预,部分社交沟通障碍、感知觉障碍等核心症状改善;且药物副作用小,相对安全。
布美他尼这一老药新用有望为部分低龄自闭症患儿,特别是暂时无法获得康复资源的患儿提供希望。
1月16日,该研究报告在《Science Bulletin》杂志发表。


儿科学博士、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
上海新华儿童医院副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副组长;
曾先后于上海交通大学、美国波士顿及佐治亚医科大学接受发育行为儿科学及认知神经生物学两轮博士后训练,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及美国威斯康辛儿童医院访学,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人才计划资助,获得卫生部、共青团中央“青年岗位能手”、人民日报“国之名医.青年新锐”等称号。
01
李斐:我是一名发育行为儿科医生,但是刚刚进入临床时候,我对很多行为异常的儿童症状感到迷茫,比如,常常都是由于“不说话”来就诊,为什么这种行为就诊断为自闭症,那种表现就诊断为语言迟缓等等……这些行为异常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神经机制?搞不清楚这些,我最初上门诊时候,非常焦虑,总担心自己诊断出错。所幸,我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做第一轮博士后研究时,我的导师非常支持我,告诉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对的,并帮我选定脑科学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这之后,为进一步了解认知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我导师还亲自帮我联系了当时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继续深造,开启我第二轮博士后学习。现在想起来,这两轮基础神经科学的训练对我后期执业和发展非常重要,我在进行临床工作和研究时候,除了需要细致观察行为以外,往往还会思考不同异常发育和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思考可能是大脑哪些区域或者环路出问题? 从医过程中,我遇到很多自闭症孩子,其中不少患者从外地远道而来,没有机会获得行为干预。那时候,作为一个医生,我很惭愧,我不希望我的工作仅仅是做法官,宣布孩子的诊断;我很希望和一直思考能够为他们做什么? 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一些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因素;在动物模型的实验中,也有一些可能会对自闭症产生影响的药物线索。但是,我们都清楚从动物到临床转化,有很长的路,这需要科学家和医生共同努力…不过,我一直相信终有一天,随着医学不断进展,我们可以找到改善自闭症的药物。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这是时间问题。
02
哪类自闭症患者服药最有效?为什么试验对象选择3-6岁的中重度自闭症儿童? 大米:为什么试验对象是选择3-6岁的中重度自闭症儿童?李斐:有几个原因,首先自闭症诊断在两岁前还不稳定,另外考虑到小年龄肾脏还在发育,我们考虑邀请3岁以上的孩子参与。我们还考虑到——6岁以上的自闭症孩子依从性较差,有些孩子可能不愿定期服药;且由于布美他尼属于利尿剂,服药之后会有一定可能出现尿多的情况,孩子上学时很不方便,家长短时间看不到药效很容易放弃;此外,考虑到小年龄的大脑仍处在发育期,可塑性较好,因此在正式立项研究时,我们决定选择3-6岁的自闭症孩子。至于孩子的自闭症程度,并非是我们选择的。开题之前,我们对药物效果并不确定,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康复,我们当时计划只招募短期内无法得到干预资源的孩子。结果就是70%以上参与者都是中重度、短期内无法获得干预的自闭症孩子,这些家庭更加愿意和有动力参加我们研究。大米:在临床实验中,孩子本身自闭症程度的轻重跟结果有关系吗?李斐:根据当前试验数据分析下来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我也不敢完全确定,因为此次参与试验的70%自闭症儿童都是重度。我们做统计分析时,对智商、疾病严重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校正,发现它们对药物的影响都不显著,药物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03
试验中孩子的改善是自然成长还是药物影响? 大米:普通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合适的干预或养育中,也会自然进步,如何排除本来的生态环境,比如父母家庭教养以及自身发育成长的影响?又如何消除类似因素的影响,明确自闭症孩子改善是药物影响? 李斐:您问的很好,这也是我们一定要设置安慰剂组,做双盲实验的原因。此次试验之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开盲临床研究,我们将自闭症孩子分为服用布美他尼的干预组,和什么都不服用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报告《布美他尼使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症状改善与GABA /谷氨酸比例降低有关》已于2020年1月27日发布在了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转化精神病学》杂志上。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控制儿童随年龄增长,神经发育本身对药效的影响。但是,还不能控制安慰剂效用对药物反应的影响。这会体现在疗效和副作用两方面。因此,在医学领域,证明药物有效,循证度最高的研究就是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在心理和精神病学药物研究中,安慰剂效用的影响往往超过其他领域的药物研究,这也是神经精神类药物研究很不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
04
服用布美他尼自闭症孩子具体有什么变化? 大米:这次的临床研究,您使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来评估自闭症孩子服药前后的变化,发现孩子在活动能力的改善比较明显,CARS第13项——活动能力。

05
布美他尼家长可以自行购买给孩子服用吗? 大米:我现在担心,参与了您的临床研究的这一批家长,尤其是个体感觉有效的,会不会继续自己买药进行尝试性的治疗。如果他们继续用药,是否在您的监测过程中,或者在您团队的后续辅导内容里面?李斐:首先目前这个药物还在研究阶段,家长不可以自行购买给孩子服用,为此,新华医院在微博专门做了声明:
目前被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自闭症治疗的药物是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这两种药物都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情绪问题和攻击性行为。
但FDA目前没有批准可以用于自闭症治疗的药物。
关于自闭症干预,请选择被循证有效的自闭症方法包括行为矫正、心理社会治疗、特殊教育、生活技能训练、沟通技能训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