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情况的人,心脏神经官能症概率比别人高!快看你是不是这4种情况!
一次非常不愉快的旅行,引发了各种症状,后因咖啡饮用过量,出现胸闷缺氧无力的症状。以为是心脏出了问题,在那之后就进入了无限循环的恐慌,紧张焦虑,怕心肌梗死。
一次的独处,出现了高心率的濒死感,做了全面检查,验血、心电图、甲功、心脏彩超等,结果都没发现有器质性病变,开了富马酸比索洛尔和益心复脉颗粒,但吃饭还是咽不下,胃胀且反酸,症状时有时无,偶尔还服用速效救心丸缓解点,逐渐出现了严重的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每当躺下,喉咙到胃就发堵,心跳加快,睡觉翻来覆去也无法缓解,试过听钢琴曲,流水声音乐,刚开始有缓解,后来就不管用了,即使睡着,也经常惊醒,每天4、5点醒后就再也睡不着,四肢还出现游走性酸疼,伴随后背疼,焦虑和恐惧到了极点。
一次凌晨五点多,出现心悸心跳加速和濒死感,后来自己打车去了急诊经历了诊室的漫长等待时间,查了血,后来一个医生告诉我这叫惊恐发作,在学生中很常见。这个和心脏性神官能症是一个东西。回家之后,依旧时不时经历着心悸、缺氧、害怕去公共场所,坐地铁,终于实在熬不下去,向父母坦白,回家后做了24小时心电图,查了心肌酶,做了超声,终于确定心脏无器质性病变。
一次晚上,拿着手机打游戏,突然间心慌心悸,以为是熬夜熬过度的原因,于是立即上床,快睡着时,心脏抽动了一下,吓得立即坐了起来,随即心脏狂跳,心率升高,慌得赶紧开车去医院检查,做了心电图,可结果心电图显示正常,于是带着疑问回家接着睡。第二天一早,又去医院做了心脏相关的各项检查,要等到下午检查报告才出来,就医院附近饭馆随便应付点,几口饭咽下后,脖子到头皮发麻,犯恶心和心慌,跑到马路边蹲着不停喘气,没一会功夫,那种麻木感蔓延至全身,手脚开始不利索,胸口像压大石,喘不上气,紧急给朋友打电话让过来扶去医院,一路上试图平稳情绪和呼吸,但越想控制,越是呼吸困难,脑海中突然记起医生当初讲的,心脏实在不舒服的时候,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当颤抖的手掏出来时,竟然放不到嘴里,瞬间感觉心脏停止了,情绪彻底失控,一到急诊门口就直接小跑冲了进去,一边喊医生救命,一边不停地跑,后来回想起都可笑。
以上是几位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经历,通篇理解过后可以清楚发现,其实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并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只是表现出生命垂危时地场景,一段经历让人想起都后怕,但经历过后,当再次发作时,自我也能适应,部分患者认为这还是他们的一次特别经历,他们明白这对人体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只需当其是假象,一会儿的功夫,各种不适便会逐渐缓解,但这只针对部分患者来说有效,还有少部分的患者,尽管照着同样方法缓解,却发现毫无作用,这是因为导致心脏神经官能症原因不止一种,目前医学界对心脏神经官能症和植物神经紊乱并未有明确病因,其导致发病的原因有多种,从多个临床案例中,通过前者缓解的患者较多。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能解决这个病给大家带来的困扰,坦言说,作者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但一位医生告诉我说,这病的每一种证型,都有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而这些治疗方式,只要组合运用得到,一般都可以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以下几种是经常用到的:
1、西药。西药副作用大,大部分患者会害怕和恐惧它的负面反应,但其实当病情较为严重的时候,西药控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仅短期可用,不推崇长期依靠它控制。
2、中药。中药副作用小,但是作用较为缓慢,很多患者不愿花太长的时间去服用中药,甚至花了时间也不遵从医嘱按时服用,吃到一半就放弃了,这对医生治病来说是大忌,反之,如果吃了太长的时间都没看到改善,说明你该换位主治医生了,没有最好的医生,只有最适合你的医生。
3、保健品。市面上有些药食同源,作用仅次于药物,对身体产生的伤害甚至微乎其微,很多医生对某些保健品都持“吃与不吃都行”,其实没作用就真的没必要吃了。
4、按摩、刮痧、拔罐、泡温泉。这些保健活动可以适度参与,每月1-2次的确是一种享受,对放松神经有着很好的作用。
5、锻炼。锻炼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都有利,但若弊大于利时,那劝你还是不要锻炼了,别把身体整垮了,但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锻炼,利是大于弊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任何理由逃避锻炼,这是让心脏神经官能症恢复的重要基础之一。
6、自我调节(极其重要)。重要的一点放后面说,自我调节包括身心,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心脏和心理两方面。从心理方面讲:强大的心理是支撑整个人承受精神状态的基石,而恰恰是由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失调,本强大的人也会使承受能力变差,如遇到挫折、压力、困难、不顺等,都会使其心理产生负面的变化,一个人只有拥有强大的心理时,才能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心脏方面:心脏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是一个重要环节,除了自身的改善修复能力外,还需有外力的推动才能助其更快恢复,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药物是外力的最佳选择,当心脏功能得到增强时,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就不会再那么出现紊乱的状况,自然心理强大,身体也健康。
本文来自一位非医护人员的编辑
编辑:肖广维
医师:王世龙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