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脑科学博士池谷裕二:让大脑变聪明的秘密

文 / 科学花小悠
2021-02-27 09:20

1.“特爱忘事儿”其实是我们的误解.

我们常常认为,年龄大了就容易记忆差,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年纪大了就容易忘事儿”的认识是错误的。

喜欢的东西就记得牢:我们的记忆能力好坏与否,是对需要记忆的事情是否保持足够的兴趣有关,与生理年龄无关。百岁老人同样会记得他小时候后某些他认为重要的,值得记忆的事情。

不管年龄多大,善不善于用脑才是决定脑子是否好使的关键。要想挖掘大脑的更多记忆的潜力,与其整天在意自己的年龄,不如时刻提醒自己“不如像孩子那样用新鲜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日本脑科学博士池谷裕二:如果成人能够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大脑的潜力就会得到超乎想象的发展。

2.大脑工作的本质是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大脑的基本功能就是将事物与事物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信息。对于每天接触到的新信息,大脑会首先对其进行分类,等到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它才会将看起来好像完全不相关的信息瞬间联系起来,得出解决方案,而这种能力人到30岁以后会达到快速的发展。

3.打破框架的束缚就能获得发展

人体机能的特点是,如果在某个方面停止发挥能量,那么其他方面的能量就会增加,大脑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能停止不必要的担心,整天觉得“我不行”,就会在无意识中阻碍自己能力的拓展。

相反,即便某件事看起来似乎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只要充满自信地坚持做下去,能力就会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池谷裕二:打破框架的束缚才能超越自我,只要不断地向自认为做不到的工作发起挑战,大脑的能力就会发生变化,如果成人能够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大脑的潜力就会得到超乎想象的发展。

4.人要过了30岁才会变聪明

“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是发明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能力要到30岁之后才会取得飞跃性的发展。

研究表明,人30岁之前,脑细胞不断地进行生成和破坏的循环,大脑组织会灵活地改变自己的结构。但是在30岁以后,大脑的组织就如同酿熟的葡萄酒,逐渐趋于稳定,大脑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神经网络日趋稠密,大脑步入稳定的时期。

正因如此,成年人的推理能力远比孩子强,到了30岁后,才会发现以前毫无关联的事物其实是彼此联系的。

5.大脑永远不会累

大脑的90%还在沉睡,大脑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大脑完全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将许多事物随机的联系在一起。

大脑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充满活力、不知疲惫的。即便是在人熟睡的时候,大脑也没有停止工作。而且,就算用上一辈子,大脑也不会感到累,即便有时候你感到累了,也要知道实际上疲惫的不是大脑,而是眼睛。

6.大脑无法忍受没有任何刺激的状态

如果把一个人关在一间没有任何刺激的房间里两三天,他就会产生幻视和幻听。此外,大脑也无法忍受总是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同一事物。在没有任何新刺激的环境中,人将难以存活。我们的大脑会本能地追寻刺激。

池谷裕二:机械地重复会破坏大脑的功能,大脑中信息的排列组合完全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而一旦完成,大脑便总是重复着这样的排列组合,但却会有意识的添加一些可以改变既有组合的刺激性因素,所以这样的思路才会受到刺激而开阔。

7.大脑对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会“视而不见”

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产生混乱,对于不想看到的东西会“视而不见”。一方面,大脑精力旺盛,可以不知疲惫地一直工作下去;另一方面,它有很强的主观性,在认识事物方面会有局限。

8.大脑也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大脑容易对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不加分析地做出判断,这是因为如果大脑对所有事物都心存疑虑的话,人的精神就会疲惫不堪,但也正因为如此,大脑经常做出错误码的判断。

凯尼泽三角

虽然图中实际上并没有三角形,但是我们却感觉到有向上的三角形。

体验盲点实验

人的视网膜上有一个看不见的区域,我们称之为盲点。

当你用左手挡住左眼,右眼盯着左边的白点,再前后上下的移动,到了某个位置,右边的大圆点就消失了,这就是你的盲点。(此图只是示意图,可以去画一张或去网上下载一张大一点的图来测试一下)

这一些都是大脑消除混乱最合理的方法,也是大脑主观作用的结果。

如此可知,大脑会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加工,这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人就特别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周围的事物。

所以,当我们了解上述的这些大脑特性后,就能更清晰的知道,应该如何去善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