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是因为我有“病”?别再PUA自己了

文 / 然然课堂
2021-02-20 18:26

1.

我和玩症状训练营

我想也许多数人和我一样,对症状是有敌意的,觉得他不好,是我们身上的阴影,见不得光。

有些症状,可能我们知道并熟悉,比如当众演讲紧张、遇到漂亮女生脸红,拒绝别人不好意思,说错话做错事后悔、自责……引发羞耻等负面情绪体验,于是我们可能选择主动回避。

有些症状则可能没有被完全纳入意识,比如被赞扬或欣赏时,内在有很深的不配得感,反而滋生被当众批评般的局促,不自觉的要找出自己不好的证明,内在痛苦不已。

人们常说,婆媳之争是最严重的癌症,无法治愈,于是就有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感慨。其实症状于我们又何尝不是自己为难自己?

曾老师则认为“症状是潜意识土地上的冲突开出的花朵,只是一直是不被喜欢的花朵。症状是冲突的智慧,他要寻找智慧的人物,相信你我就是这些智慧中人群的一员。”

听了这话也许内在对症状的敌意被松动,甚至从心底震荡出些许不经意间划过的感动。

生而为人都有症状,那症状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带着这些好奇或困扰,我和诸多小伙伴走进玩症状训练营。

2.

课程干货满满

玩症状训练营一期是28天。起初觉得四周好长, 然而随着每周一课的播出、讨论、自我觉察,大家从观望变得期待,从期待变得热烈,从热烈变得沉寂继而深邃,走向了更深入,成长的车轮缓缓向前......

我所在的是自我攻击营,视频课程老师第一句话:自我攻击是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它隐藏在自我觉察、反思中。

课程刚开始就将自我觉察、自我攻击进行了区分。因为配套最为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写觉察日记,助教针对觉察日记进行回复。老师的这个区分相当于在告诉大家原理的同时,手把手教大家自我觉察。

课程干货满满。适度的自我攻击是一种心理能力,是在现实中反观、觉察自己的能力。过度自我攻击的自虐,是自我主体性感到被强烈迫害、威胁时,通过伤害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缓解内在的强烈痛苦。换句话说,过度自我攻击的自虐是防御,即用身体的伤来言说或缓解内心的痛。而这一切来自早年破坏性的冲动……嫉羡。

课程金句不断。过度自我攻击会让自我觉察止步;自我攻击与自我觉察一样,是从外在转向内在,只是前者带着不同程度的批评,指责。如果超出觉察范围,会影响到自我觉察;早年如果经常被父母批评指责,内在会生长出一个内化的挑剔指责的父母;自我攻击是一个想法、态度,如果觉察到,攻击调性会发生变化;自我攻击的生存状态是压抑萎缩或活力满满……

第一次视频课程后,小伙伴明显被扰动,常有人上来扔几句话,互动讨论就悄然开始了。接下来大家对课程的期待值在攀升,从适度的自我攻击、过度的自我攻击,自我攻击中的施受虐到最终的自我攻击转化,大家理解了过度自我攻击的转化需要关系,也需要时间。

每集课程都有原理、有案例分析、有课程总结解读大家诸多内在困惑,作为助教则带领大家进行视频课程分享、答疑,此外还有课程老师的专场答疑

群内互动逐渐升温,到最后交流频繁且明显亲密许多。原来最初的冷清不过是为即将到来的亲密接触准备的开场......

3.

改变缓慢发生

课程前有入组访谈,帮助组员确立学习目标。视频课程学习、觉察日记的书写与回复贯穿课程始终,还有为课程设计的若干游戏,引导组员将觉察融入生活。

刚开始时,大家随意的写,有的是职场遇到的糟心事,有的是工作或生活中的感悟和体会,有的是亲密关系中的琐碎,有的是无法言说的内心戏,有的是对课程的反馈和分享,有的是和原生家庭的割舍不断,有的是陷入自我攻击后无法自拔的苦恼......

我建了一个文件夹,以群友的名字为名称,对觉察日记进行编号,然后逐一回复,觉察日记各有不同,但我会从中找出发生的事件、对事件产生的看法、由此滋生的情绪反应、内在的感受等,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并结合我的感受给予动力学解释启发对方思考。

日记中,最为困扰群友排名第一的当数边界不清。比如和父母尚处较为融合的状态,自己和原生家庭没有分离,我提醒大家认真觉察哪些是现在自己的感受,哪些是过去的感受,提醒和鼓励大家试着将现在和过去分开,将自己和父母分开。

“父母与孩子带着爱的关系更容易走向分离,带着恨意的关系让一个人更难离开原生家庭”。这些课程中频繁出现的充满动力学干预的话语,不断解构着大家无意识的自我攻击。

觉察、彼此间的互动,加上动力学视角的反馈,令群友们无意识深陷不自觉过度自我攻击挫败的同时,有了攻击调性发生转变的愉悦体验。28天下来,将觉察融入生活,有意识地看到当下事件的源起、无意识的反应和情感的流动,体会此刻情绪的反应和变化成为习惯。

觉察就是在内在增加一个观察者的位置,比如一个人想要减肥却总吃多,然后后悔自责,同时内在有个声音,不就是吃多了吗,有什么可自责的,当有了观察者的位置,会看到对自我攻击的攻击......因为总希望姽投入了时间、精力、金钱,就要解决问题,自然无法放过再次深陷泥淖的自己,连环攻击就是这么来的, 而这会痛上加痛。

玩症状是以玩的心态和症状和谐相处。很多群友反馈,当生活中融入自我觉察,过度的自我攻击会被解构并向适度的自我攻击端移动,连环攻击自会被阻断。当然,过度的自我攻击转化需要关系亦需要时间。

28天的时间不长,但足以让我们系统的从理论层面去理解症状,足以和症状亲密接触,足以发现觉察的重要,收获将其融入生活的新体验。群友们从觉察日记的前后对比中,看到了自身缓慢发生的转变,纷纷把认为很棒的觉察日记拿出来展晒,这激励了他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抱团坚持觉察、记录觉察日记,收获更多的人际新体验。

结尾:

课程外,工作室配套了很多小游戏,以增加大家的觉察,增进学习内外的互动,增进彼此的连接。毕竟,自我攻击的调性是在觉察中转变的,过度自我攻击是在关系中转化的。

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学习是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一个月的学习令大家新增了诸多客体经验。作为助教老师,我深感于大家在玩症状中的变化,因为“玩”,会减少我们对症状的敌意,增加对他的理解。

一个月,生命中的一瞬间,这一瞬间,可能会成为你内在成长的新起点,可能会让你持续体验攻击调性转变的喜悦 ,亦可能会体验到攻击是如何在观察中被解构的......

生而为人,我想大家都有症状,每个症状都在言说着你的智慧、你的爱恨情仇。一起参加玩症状训练营吧,因为“玩”到最后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结果。

一是症状消失,因为其赖以存在的土壤里的冲突没有了,

二是他还在那里,或轻或更重。但却成为了我们的朋友,不再打扰我们的快乐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