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的人如何缓解孤独?回家过年的人路上如何防疫?方法都在这里了

文 / 央视频
2021-02-08 18:15

中国“春运”,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徙,又被称为“回家的路”。

此刻选择就地过年忙着置办年货,或者选择回家团圆踏上返乡之路的你,是否了解春运是如何诞生的?出行方式又有哪些变化?

春运是如何诞生的?

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几十年来历经战争磨难的中国人,第一次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迎来春节。

在这一年,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首次明确春节运输时间为春节前后的一个月,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安排的春运拉开序幕。春运的概念由此而生,延续至今。

1954年的第一个春运,远没有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当年全国春运旅客人数日均只有73万人次,但在随后的几年里,以探亲潮和学生潮为主的春运客流人数不断增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进城务工人员加入春运大军,春运真正成为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

春运出行方式的变迁

1957年,为解决客车短缺的问题,许多地方将货车,也就是俗称的闷罐车改装成低价客车。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闷罐车、绿皮车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1981年,全国铁路春运客流激增至1.21亿人次,此后,只要谈及春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望不到头的买票队伍和拥挤不堪的候车大厅,“翻窗”上火车几乎成了春节回家的必备技能。过道里、行李架上、座位底下甚至厕所里全是人。

2007年4月18日,首趟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中国由此迈入动车时代。两年后武广高铁的通车,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从“绿皮车”到“红皮空调车”,再到如今最高时速近400公里的“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动车组,中国春运交通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大大压缩了时空距离,也让中国人的回家之路更加安全便捷。

△新影像·春节特辑丨67载春运回乡路(央视频号:央视新闻)

春运出行如何做好防护?

据报道,2021年春运第一天客流量较往年大幅下降。虽然不再人山人海,但春运组织保障工作却“压力山大”,那些选择回家的人该如何做好防护?

一是要做初步风险分析。出发地和目的地是否是高中风险地区,过去半年是否多次发生过疫情。如果都不是,可以考虑出行。

二是在出行前注意观察自身和亲友身体状况,并做好体温监测,一旦出现可疑状况,如发热、咳嗽、乏力等,建议居家休息,就地治疗,取消出行。

三是要做好充分地防护用品准备,口罩、消毒用品等。

四是在出发前到相关机构做核酸检测,以备查验。

五是途中坚持戴口罩、手卫生,不要同陌生人长时间交谈。

到家后对行李、外套等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按照当地的防控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少串门、少聚集。

一个人就地过年如何缓解孤独

今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由于新冠疫情,全国多个省区市先后提出“就地过年”的倡议。突然拥有一个可能全靠自己的春节,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在发愁,这个年要怎么过才不孤独?

列一份详细的生活计划表

过年之前,可以给自己列一份详细的生活计划表。把生活充实起来,可以降低我们自身的孤独感。生活计划安排就像我们学校里的课程表一样,越详细、越丰富,越能帮助自己摆脱孤独。

可以以日主题进行整理。比如,初一为“拜年日”,这一天要给所有重要的人拜年;初二为“宅日”,待在家里把平时没时间做的事情补上,尽情地“挥霍”时间;初三为“计划日”,做一份详细的新年计划……

定期做运动

过年期间要做一些规律的健身运动。规律的运动是有效防止抑郁、焦虑、失眠等疫情期间常见心理行为问题非常好的办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安排运动。

增加过节仪式感

仪式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感和控制感,提高人们的体验质量,缓解焦虑感,改善人的主观体验。

具体该怎么做呢?遵守从小到大习惯的过年程序尤为重要,不要因为“一个人”就随意打破传统。比如,如果每年过年你都要买一套新衣服,那么就算今年春节没有社交活动,新衣服该买还是得买。那些我们特别在意、以往过年时都是家人帮忙张罗好的东西,均是可以提升仪式感的好物,也要提前准备。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

不管是选择就地过年

还是回家团圆

请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