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构建什么样的关系,其实早就注定了

文 / 第一心理
2021-01-15 18:2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也许在看到标题之后,很多人会感到不解:为何这种关系早就注定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过程是与个体潜意识关系密切的。关于潜意识,比较著名的定义就是哲学家叔本华的“人类灵魂深处那种野蛮性。”

这种定义是关于潜意识概念比较早的定义。具体而言,潜意识的内涵是与意识不相同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

由好莱坞著名演员金·凯瑞主演的电影《楚门的世界》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主角楚门始终生活在一个影棚当中,其生活当中的一切行为都被镜头前的人们时刻关注着。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电影当中的情节,是虚构的、没有参考价值的,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当中也会存在相似的情况。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潜意识就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控制”着你的人生。在生活当中,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建构什么样的关系网络,其实是早早就注定了的。

比如说很多遇人不淑的女性,会不止一次地踏入“同一条河流”,被各种“渣男”伤害一次又一次。

我们会更倾向于与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一见钟情”是很多情侣相识相知的过程,这似乎是一种很令人羡慕的感情过程。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一位心理学专业的教授曾经进行过这样一项研究,其挑选了五千名年纪处于二十到七十岁之间的单身人士。

研究结果表明,六成的男性以及半数的女性认为一见钟情是值得相信的,四成的男性以及三成的女性表示曾经经历过“一见钟情”的感情。

我们也许对于“一见钟情”的理解有些偏激了,这并不仅仅是关于一种与外貌相关的感情经历,其实这种结交的过程还包括一种对于信息的快速筛选和匹配。

埃克塞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xeter)的一个案例当中,研究者发现,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个体会在与人进行交往的过程当中挑选那些更加“美丽”更加“像自己”的一些人,并且相对于颜值,更加重要的是与自己相关的程度高低,与自己越相似,也就越能够引起自己的好感。

在与潜意识相关的心理学领域,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吸引力相似法则”,那些与自己有着诸多相似点的人,包括志同道合的人,会更加在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占据一种“主动地位”。

还有一些人,他们身上具有自己所没有的、比较羡慕的特质,自己会比较期望与其进行交往。当然,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

我们更倾向于和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交往

同样,在心理学领域当中,这种吸引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并不是其中一方单方面的散发或是吸收吸引力,而是一种相互的吸引。比如说一些情侣,男生会认为对方是自己的一部分,女生会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所以在寻找生命中的那位“那位”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无论是自己过分的爱对方,费心费力地作为一个“舔狗”去追求,还是自己对对方没有感觉,对方却强行往上凑的情况,都是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的,双方的吸引力必须是一致的。

那么这种天生的感觉是否值得信赖呢?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女性而言,当她们第一次遇到某个男生,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想法,认定对方就是自己生命当中那个唯一的人。但是这种感觉往往是不理性的,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时候冷静下来去思考,其实两个人并不合适。

在一些心理学家看来,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坚定的想法,其实属于一种自恋。

个体会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交往对象,自然也会将对方身上的一些点幻想成自己身上的点。所以很多时候这种好感是对自己身上一些性格特征的肯定。

综上所述,当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其实很多之后的社会关系就已经确定下来了,一个人在之后的人生当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与什么样的人过一生其实都是确定了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