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得播报|高考考砸了算什么?来看看心理学中那些逆袭的学渣

文 / 瑞得心理
2017-07-10 18:04

文:yummy

校对 & 音:纷纷

瑞得心理,了解是改变的开始。

大家好,我是纷纷。

距离高考考完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我们今天来谈谈心理学家的“高考”时代。当还是学生的时候,他们也和普通的学生一样,或春风得意、或战战兢兢。

那你知道哪些心理学大师从识字起就是学霸,又有哪些或因成绩太差,或太爱闹事,或极度不想上课,差点被勒令退学呢?

那么就跟随我们这期节目,回到心理学家们的学生时代——

【品学兼优的弗洛伊德】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1866年。夜已经很深了,在维也纳一间拥挤的小公寓,有个男孩仍在煤油灯下奋笔疾书。他的左手边摞着厚厚一打习题,右手边堆着高高的莎士比亚全集,他就是心理学历史上著名的学霸——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瑞得播报|高考考砸了算什么?来看看心理学中那些逆袭的学渣

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的一个小镇,由父亲和第三任妻子所生。虽然父亲不是个特别优秀的商人,但弗洛伊德从小天资聪颖,是八个兄弟姐妹中最出众的孩子。

4岁的时候,父亲的羊毛生意失败了,一家人只能搬进一间小小的公寓。但尽管这样,被寄予厚望的小弗洛伊德仍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这位学霸优秀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这样说,自上学起,他就一直是周围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就拿语言来说吧,弗洛伊德从小就非常有天分。他8岁开始博览群书并自学两门外语;17岁时通晓近10门语言。在创立精神分析体系前,就已经是德国有名的散文诗人了。

但同时,他也是个有点自负的孩子,总是渴望得到长辈认可,甚至有时 让人感到不适。比如有一天,小弗洛伊德强行要求母亲搬走妹妹的钢琴,因为“乐器会影响他的学习。”

长大以后,排外、专断和独裁成了除精神分析以外,伴随他一生的关键词。但无论如何,弗洛伊德学霸的地位毋庸置疑,至于其他生平嘛,我们暂时就不展开。

高中毕业后,年轻的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这让他接触到一些改变精神状况的药物,为后来的潜意识理论打下基础。

【“厌学”的荣格】

第二站,时间来到了1882年。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幢围绕着森林和湖泊的花园,一个6岁男孩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静静思索着他和石头的关系。

瑞得播报|高考考砸了算什么?来看看心理学中那些逆袭的学渣

没错,这个男孩就是精神分析的另一位大师 卡尔·荣格。他是弗洛伊德最看重的继承人,也是后来门下最有名的“叛变者”。

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荣格从小就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他三岁那年,附近的渔民在瀑布下发现了一个溺水的孩子,这让小荣格感到了强烈好奇。虽然被母亲厉声喝止,但小荣格还是偷偷跑去摆放尸体的房间,虽然只看到一些流出来的血水,但这是他第一次被未知和神秘吸引,直到后来八十多岁,荣格都还记忆犹新。

如果说弗洛伊德是一个略显自负的优等生,那荣格就是一个沉浸在想象中的孩子,喜欢独自鼓捣神秘的玩意。

这样的荣格显然不喜欢学校的集体生活。回忆起学生时代,荣格说自己有两个讨厌的课程:体操和数学。尤其是数学,他对那一窍不通,并且感到恐惧。但荣格的成绩一向还不错,因为凭着良好的记忆力,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居然每每都能拿到高分。

瑞得播报|高考考砸了算什么?来看看心理学中那些逆袭的学渣

但他对上学一直都非常排斥,12岁时,小荣格生了一场怪病:只要有人一提“学校”或“学习”,他就会立即陷入昏厥。医生对此也毫无办法,只能决定让他无限期休学。

接下来,小荣格渡过了一段远离人群、放飞自我的日子,整天嬉戏在森林湖泊、父亲的藏书室。直到有一天他听到家人和医生的对话,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会断送自己的未来,于是他决定用意志对抗眩晕,发奋图强重新念书。

几个月后,戏剧性的转变发生了。荣格的状态变得史无前例地好,昏厥也不再发生。于是他重返校园,变本加厉地用功。他给自己定下学习计划:每天五点按时起床复习,有时甚至“从凌晨三点一直学到七点,然后再去上学。”

再后来,名列前茅成了家常便饭。和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荣格极为害怕竞争和出风头。为了避免太过优秀招来嫉妒,他始终有意把成绩保持在第二,直到度过整个学生时代。

说到这里,我们能看到两位精神分析大师的差别:弗洛伊德极度渴望主流认可,而荣格则是个不折不扣的“非主流”;前者被传统的文学艺术滋养长大,而后者则是个与奇思妙想为伴的孩 子。

这些个性和经历上的差异,已经为他们之后的分裂埋下伏笔。

【“超越自卑”阿德勒】

下面这一站,我们来到了1875年。奥地利维也纳的一间屋子里,一个瘦小的男孩正发着高烧,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当然最后他活下来了,但还是长期受身体缺陷的困扰。

他就是另一个精神分析门下的叛变者、以研究自卑闻名的人本主义代表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瑞得播报|高考考砸了算什么?来看看心理学中那些逆袭的学渣

阿德勒出生在一个成功的商人之家,家庭环境优越,有一个既英俊又高大、还擅长体育的哥哥。

但可怜的小阿德勒不仅体质不好,还身材矮小、外貌不扬。直到4岁,他才会走路;5岁时,又患上严重的肺炎;接下来,体质孱弱的他又得了佝偻……以至于后来有人评价,阿德勒关于自卑的理论就是他自己的励志成长史。

但与常人的想象相反,过早就体验到自卑的阿德勒并不内向自闭。这仰赖于与生俱来的乐观,让他没有屈服于上天的考验。

但也因为热爱自由的性格,阿德勒觉得学校冷漠僵化的教育无聊透顶,对学业也并不上心;尤其是数学方面,甚至在高一时曾不及格重修。

阿德勒的父亲对此非常愤怒,威胁说成绩如果再这样糟糕,就让他退学去修鞋。这也许真的吓到了阿德勒,后来他开始认认真学习,终于熬过了高中的8年。

毕业那天,也许是他高中生涯中最幸福的一天。之后,他进入维也纳大学,成为一名医科学生;不过他的成绩还是一贯的不温不火,仅仅只是“刚好毕业”。

成年后的阿德勒身高仍不足一米六五,但他非常享受和朋友一起跋山涉水、彻夜长谈,大学生活成了他人生中一段快乐的时光。

可以看到,乐观积极的阿德勒笃信人能超越过去的阴影和身体缺陷,最终主宰自己的生活,这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决定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叛逆少年”华生】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1892年美国南卡莱罗纳一个偏僻的小农场。在那仅有的一间简陋的教室里,一个男孩正与另外几个打成一团。

很快的,打架变成了斗殴,甚至招来了警察。那个带头闹事的孩子被捕后,小镇才重新恢复宁静。

这个孩子是谁呢?他就是心理学中是有名的帅富——约翰·华生

瑞得播报|高考考砸了算什么?来看看心理学中那些逆袭的学渣

这里的华生可不是福尔摩斯里的华生,而是行为主义的倡始人之一——约翰·华生,也是学渣逆袭最闪亮的代表之一。

你也许听到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能保证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就是华生的行为主义宣言。

说到学生时代的他,并不富裕却很受欢迎。甚至学校里的一位阿姨,回忆起华生都用“罕见的帅气”来形容。

15岁以前,华生是个在农场里长大的孩子,只受过一点简单的教育。但即便是这样朴素的环境,华生也不放弃一切机会搞事情。就像开头的那一幕,冲动的他常常闹事,甚至动用枪支。

反正只要一提到华生,老师们都会纷纷摇头。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个男孩不仅成绩总在及格线上挣扎,而且是顽劣、难管的学生。

而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来源于他的父亲。

华生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父亲生性懒散,和诸多情人保持着混乱关系。在小华生13岁那年,父亲干脆和一个女人私奔了,再也没有回来。

虽然父亲是邻里口中的混蛋,但他偶尔会带着儿子出海,让华生体验到男子汉间的快乐与冒险。父亲不告而别,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总之到这里,华生仍和普通的学渣没什么差别。

转折发生在他15岁那年,希望有一番作为、倔强又冲动的华生突然醒悟,继续堕落下去真的会变成一事无成的混混。他想进入大学学习,但也知道自己的履历不够光鲜,口碑也糟糕透顶。哪所大学会接受一个这样的少年呢?

但是聪明又善于诡辩的华生,用超常的口才做到了几乎不可能的事——借着母亲和天主教会的关系见到了福尔曼大学的校长,并说服校长收他入学,用聪明的头脑开始了逆袭之路。

不过对于一个贫穷的学生,知识改变命运也充满了不易。这位帅气的“贫穷贵公子”为了支付学费和食宿,不得不一天打好几份零工,譬如在食堂做服务生,给实验室看门或给教授当私人助理。

华生就是那种嘴上说读书没劲,背地里比谁都努力的学霸。他形容大学生活枯燥无趣,但实际上拿到了一张非常漂亮的成绩单,也很受同学欢迎。

1900年,华生通过举荐进入渴望已久的芝加哥大学;25岁,他博士毕业,成了当时芝加哥大学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即将成为心理学史上 一颗闪亮的新星。

瑞得播报|高考考砸了算什么?来看看心理学中那些逆袭的学渣

好,说到这里,我们的旅程要告一段落了。你可以看到,这些心理学家有的生活在或动荡、或受迫害的年代,或不得不时时对抗着自身和环境的压力,最终才从自己的时代中脱颖而出。

但其实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的年轻人。与众不同的是,在有限的环境中,他们有意识地,为想要抵达的目的创造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其实只需要一点帮助,你就也可以做到。在我们的《做好选择,更好成长》专辑中,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栏作家风墟老师要说的就是这样的主题。他将在专辑中,带领大家逐个梳理生活中遇到的小迷茫和困扰,或许能让你从人生层出不穷的选择中豁然开朗,更坚定地走向想要的终点。

那么,今天的节目就到这,更多心理学知识,尽在瑞得心理app。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