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一个人的人品是好是坏,从他独处时的状态就能看出来

文 / 第一心理
2021-01-06 18:23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礼记·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洋洋洒洒的文言文里,实在全然是古圣先贤的哲理箴言。这段话说的意思是:一个人对自己心诚,就叫做不自欺。小人在家一人闲居时,什么坏事都能做出来。

所以,当他们看到君子后,才会遮掩躲闪,希望将他们的不良行为藏匿起来,想在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但其实,别人看到这些人,就像能见到五脏六腑那样透彻,装模作样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心里是什么样儿,都会显露在外表上。所以,作为有德之人,哪怕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周全。

古人一席话,讲的就是人在独处时,最容易暴露出天然秉性,所以才会告诫君子们,小心啊你们,独处时别又将君子的约束抛诸脑后,打回原形了。因为,那原形,往往就是一个人最为真实的人品心情。

而在《甄嬛传》中,雍正驾崩葬礼上,众亲王为谁登一国主位争执不下。甄嬛泪痕未干的登上台,直接宣布储君人选,台词是这样的:“四阿哥弘历,人品贵重,历练有成,宜承继大统!”

什么叫“人品贵重”,且要放在人名之后,历练之前?

刻意抠字眼的话,你会发现,用贵重来形容人品,正如人品是一件珍宝,珍贵似金玉,易碎若骨瓷。持有之人,竟会犹如披挂了万般耀目而易失却的宝贝。

旁人看来,也是仰慕之心顿起。对于一个人品贵重的人,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去信任他、跟随他、学习他。为什么呢?

在这样的人身边,你会看到未来,看到光明,感受到美好与安宁,喜悦与平和,身心会受到鼓舞而非压抑,心情会愉悦而非阴暗。这是一个拥有好人品的人,能够带给他人正能量,也是对这个社会最有价值的传承。

那么一个人的人品到底如何,怎样判断好坏呢?

在人人都学会隐藏或伪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变色龙(无贬义),会自动根据环境的变化和需求,呈现出与环境相匹配的面孔与行为。这是一种生物自保,也是人性的复杂性所在。

但也有一句古话说的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一个人混迹社会时的自保言行,与其人最为本真的秉性有时候会是两回事。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人品,从其人独处时的状态就能窥视一二,而且一般来说会非常准确。

一个人在独处时,只是隔离了自身的纷扰,但并没有隔断自己的社会关系。

独处时,人们会更多面向自己的内心,更容易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其所作所为,也就更为真实地反映出了一个人的真实状态,往往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喜好。

比如,有人独处时,喜欢品茶,独自研磨茶末、独自斟水冲茶、独自端茶吟风弄月,那一刻也许无人陪伴,独处之人却是难得宁静祥和,内心也获得滋养。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独处时,就是他感觉最为自在最贴近他自己的时候。

当一个人成为自己内心希望成为的样子或状态时,也才真正实现了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并由此得到安宁。

蒋勋老师曾说,独处就是一种时光的沉淀,而静坐或冥想,将有助于找回清明智慧的心。因为不管在身体的里面还是外面,杂质都是一定存在的,虽然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我们却可以让它沉淀。

独处就会使杂质沉淀,沉淀之后,人的精神,就会浮现出一种清明状态,人的头脑也就会变得清晰、冷静、明了。

当一个独处的人,抵达清明之境后,往往也就到了他最有定力的时候。

定力就是一种祛除内心杂质的尘埃落定,更一种不忘初心的朴实坚守,所以,独处,可以让我们找到通往自我智慧之门。

既然独处如此重要而有意义,说独处是一种能力也的确不为过。而且并非任何人都具备这种能力。通常,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会更安于寂寞,并使得自己更具生产力。

通常,人在独处时会有三种发展状态。

最初茫无头绪,百事无心,总是想逃离寂寞;紧接着,就会渐渐习惯独处,并安下心来,开始生活的有条理,也学会了用读书、烹茶等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第三个阶段,就逐渐体会到了独处这一片诗意的土壤,有了一种创造的契机,进而会诱发出关于生命存在、命运、自我等稍显深邃的思考和体验。

因此,我们经常说,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好坏,就要从他独处时的状态去抽丝剥茧。

因为,一个拥有独处能力的人,往往都经历了以上三种状态的历练,在心理学上,成为了一个能够将外在印象和知识,通过独处时段,充分整合到内在经验中去的人,从而建立起一个内外合一的,既独立又生长的系统。

拥有这种系统的人,往往人品也不会太差。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