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我好像得艾滋了”|恐艾症
截至2020年12月1 日,“恐艾吧”发帖量超1590万条,每分 钟都有若干更新。
▼
恐艾人群数量超过实际感染者
▲ 艾滋病背后的“恐艾症”:恐棉签恐饮用水 恐艾人数或超过艾滋感染人数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ID: xjbdxw
2019年,大约每100秒有1名20岁以下孩子感染艾滋;
▲ 联合国: 2019年11万名孩子死于艾滋 每过100秒就有一人被感染 新京报动新闻 出品 ID : xjbdxw
截至2019年底,中国新诊断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中,6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人数为3.7万例,占新报告所有感染者的四分之一;
▲ 关注艾滋病!老年群体感染人数9年翻5倍 男性占七成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ID:xjbdxw
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世卫组织于1988年将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可32年后,依然很多人“谈艾色变”,甚至出现了“恐艾”群体,网络上专门开设有“恐艾吧”。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他们为什么会恐艾?
据统计,20-30岁的年轻人是“恐艾”的主流人群,其中男性居多。这些人一般都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常常一知半解。同时由于通过网络获得的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严重加深了他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感。
部分“恐艾”人群有过一些不良行为,事后他们会陷入担忧,一个是害怕生病,一个是触犯社会禁忌,面临道德压力。多方压力之下很容易爆发恐艾,还要装作不恐,对外表现一切正常。
这样的恐惧或许还会延伸到恐棉签、恐针头、恐饮用水、恐医院门把……这时候可能发展成了“恐艾症”,患者大多不愿出门、不敢见人,认为外面环境不干净,更不敢告诉家人自己有感染的可能,每天在家瘫躺度日,经受着“不见血的折磨”。
据专家介绍,这是一种对艾滋病强烈恐惧,并伴有焦虑、抑郁、强迫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有分析称,恐艾人群可能此前已有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症、强迫症,艾滋病是一个触发和放大,这种焦虑强迫投射到艾滋病上,就会表现出极度的恐惧。
截至2020年10月,中国报告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万人,而恐艾人群据估计有160-180万。
怎样才可以消除这样的恐惧?
业内人士指出 ,脱恐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不良信息来源。 有 些患者盲目搜索,根据未甄别的信息对号入座。 而且智能 手机时代,可能搜索一次艾滋病,之后便会经常收到相关推送,成为对患者的巨大刺激源。
此外,想要“脱恐”,需要三个要素。
截至2019年底,全国仅有一个实体落地的艾滋病恐惧症研究干预机构,作为该机构的创始人之一,陈晓宇医生称, 脱恐不能只靠艾滋病知识,最根本的是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解决其内心的问题。
参考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我到底得没得病”:无法停止的艾滋病恐惧》
RUC新闻坊
《未被阳光照射到的“恐艾”群体|数据新闻作品系列》
社会创新家
《恐艾症:100万人的隐秘战争》
《活在艾滋病阴影中的人……恐艾症来了!》
《阮叶,王红红,熊杨.艾滋病恐惧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1:39-41.》
—